【鼠年2020】靠花生醬油炸鬼 漁護署記錄野鼠愛整潔大胃王生活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老鼠常被貼上「污糟邋遢」負面標籤,令人欲將其趕盡殺絕。鼠年將至,漁護署為野鼠平反,原來他們與市區鼠相反,是愛整潔的小動物,「有時間會梳理自己或同伴毛髮,巢穴好整齊,喜歡把東西分類」;且是天生大胃王,一天可吃上15至20餐,綠葉、種子、乾果等成主糧,偶爾才捕食小昆蟲或無脊椎小動物。
本港有六種野鼠,當中針毛鼠及印支林鼠最多,漁護署曾在大嶼山進行四日生態調查,發現超過70隻野鼠,而鼠餌需用上番薯及塗了花生醬的油炸鬼。有調查員指,野鼠有一對鋒利的門牙,有一次鋁製盒形捕獸器的邊緣被咬穿了多個洞,從中可窺看籠中鼠。

漁護署在多個郊野公園及濕地進行多年小型哺乳動物生態調查,發現六種野鼠。(勞敏儀攝)

一對鋒利和不斷生長的門牙,一年可增長多達14厘米,要磨牙維持合適長度,加上滿佈血管的尾巴長而幼,甚至可比身體更長,協助調節體溫及平衡,成為老鼠的最明顯表徵。

眼大未必視力好,原來老鼠的視力一般,只能感受光線轉變,有少許色盲及大近視,但聽覺、嗅覺及觸覺十分敏銳,當中觸鬚成「感應器」,故牠們喜歡靠牆跑,透過觸鬚與牆壁接觸掌握附近環境,亦靠人類聽不到的超聲波及身體語言與同伴溝通。

▼本港記錄野鼠▼

用油炸鬼誘野鼠 記錄品種

市民在城市中常見的是褐家鼠(俗稱坑渠老鼠),漁護署二級農林督察唐志斌指由於城市食物資源太多,在豐衣足食下,把坑渠老鼠「養成」貓般大小不足為奇。本港另有六種野鼠,包括板齒鼠、針毛鼠、田鼷鼠、印支林鼠、黃毛鼠及黃胸鼠,當中板齒鼠體積最大,身長可達35厘米,連同尾巴更可超過60厘米。

漁護署在多個郊野公園及濕地進行多年小型哺乳動物生態調查,由於香港鼠科品種個子細小及外型相似,要近距離才能分辨品種;因此摒棄傳統老鼠籠,唐志斌解釋,「穿窿」設計或令野鼠在雨後失溫,或暴曬脫水致死,以及若關門的彈弓衝力大,或夾斷野鼠手腳或尾巴,「生態調查是想讓野鼠活活捉回來,生生地送回去」,故選用一款有一端開口的摺合式捕獸器,在內放置蕃薯和塗了花生醬的油炸鬼作餌,以香味吸引野鼠,踏板在最裡面,確保老鼠尾巴完全進入才關門。

已接受生態調查的野鼠,漁護署人員會在其尾巴塗上白油以資識別。(漁護署提供)
+3

印支林鼠曾咬爛捕獸器

每次生態調查為期四日,調查人員會在每個調查地點放置6至10個已標示編碼的捕獸器,翌日早上回來逐一檢查;如有捕獲,會將野鼠放入透明膠袋觀察。若無法辨認,人員會採集野鼠少量耳朵組織樣本作DNA鑑定,並於尾巴塗上白油以資識別,以及於背部不同位置剪毛以識別不同個體,收集數據後原地放回。

唐志斌指,有關調查一年有三次,曾有一年於大嶼山的郊野公園範圍放80個捕獸器,成功捕獲超過70隻野鼠,也曾在籠中發現蛇、蜈蚣等。捕獸器是鋁製,唐憶述一隻被困的印支林鼠門牙十分厲害,把籠的邊緣咬爛,致完全凹陷。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由於野鼠有儲存糧食習性,有時會把收集的種子埋在泥土或枯葉下,漁護署(生物多樣性)徐咏之表示「可能忘記了(埋種子)或遺下數粒」,間接成為傳播種子角色。若市民行山時有幸看見野鼠蹤影,徐表示牠們走近多只是好奇,不要感到害怕或覺得骯髒,也不要餵食,以免削弱覓食能力,呼籲好好欣賞對大自然有貢獻的小生物。

野鼠是游泳健將,可連續在水中游1.5公里,甚至踩水可踩三日,水性很強。圖為印支林鼠。(漁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