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金融精英失業化徬徨為靈感 伙兩中佬組社企 助同輩轉工找工

撰文:何寶儀
出版:更新:

經濟下行,不少企業裁員、凍薪,人到中年一旦被裁,更是徬徨,要重投就業市場,跳出Comfort Zone(舒適區)談何容易?
有中年人被裁後才轉危為機,連同其餘兩名「中佬」自組社企「畢尼地城」,以過來人身分,協助中老年人搵工轉「型」。

吳錦泉(右)人到中年「被退休」與文瑞祥(左)一同創立社企,扶起高學歷中年人「轉型」。(何寶儀攝)

金融精英變失業大軍

50歲的吳錦泉(Paul)自大學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職至部門主管,屬典型金融精英。原本生活無憂,但去年由於公司緊縮,整個部門被裁走,這名天之驕子初嘗失業滋味,頓時徬徨又無助,「唔同其他退休人士有晒準備,我本來無咁早退,好突然!」眼看同輩仍在職場上發光發亮,Paul不甘退下火線,欲重返職場卻苦無對策,「我搵一份普通工作未必好難,但係咪適合我或者有興趣?」要再起步,到勞工處求助、上僱員再培訓局課程似乎都幫不上這群管理層的忙。

不少中年專業人士,大半生於同一行業打滾,Paul在過去一年來不斷求職,「後生仔好易、好快搵到工,中年人離開職場,佢哋已經喺同一間公司、行業做咗幾十年。突然間要佢哋做自己唔熟悉嘅嘢。」直至朋友黃偉善(Vincent)介紹他認識資深人力資源顧問文瑞祥(Steve),三人有感自身及朋友不約而同遇上裁員,一拍即合組成社企,決意助中年人轉型再就業。

Steve(右)作為資深人力資源顧問,會為中年求職者提供教練訓練,協助他們調整「搵工」心態。(受訪者提供)

3個中佬 建構「畢尼地城」

三人籌備了9個月,集資6位數字,6月成立「畢尼地城」(Buddy Town),取其「不離地」的諧音,也代表他們視求職者為Buddy(伙伴),決意助中年人轉型再就業。有別與一般獵頭公司,他們着重的並非硬件培訓,而是強化心理質素,提供訓練、面職技巧、職場資訊及工作配對,並成為僱主與求職者間橋樑,找出雙方可接受的方案。

Steve說,部分中小企因為勞工保險及怕年長人士刻板,不願聘用中年人,加上現今職位講求multi-tasking(多技能),他們亦會為僱主重新設計職位,使中老年人亦可以半職及自由身工作。

中老年求職者輸自己打殘自己

他們對求職者更是分文不收,只根據僱主填寫問卷為服務評分及公司規模收費,換言之,由僱主一方決定費用。不怕虧本嗎?Steve笑說,相信有心人若滿意服務,會付相應報酬,又說Buddy就業技能提升,即使並非透過他們「搵到工」,他們亦樂見其成。

63歲林生就是Buddy之一,他於公證行工作逾20年,早年公司賣盤轉職,「唔想成世人淨係做技術型工種!」他透過Buddy Town成功轉做會計文員,憶述面試時,老闆問他基本會計知識,他一曉不通,一句「返去等消息啦!」打沉了他,多虧Steve想方設法說服僱主,僱主才答應先讓他上培訓課程,後再聘用。

面對轉型,林承認中老年人從新丁開始,適應力較慢,但工作態度補足,寄語同齡求職者:「好多時(中老年人)都係輸搵工心態,年輕時只有兩成機會都去試;(年紀)大咗,有八、九成機會都唔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