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易刺激皮膚出濕疹 醫生教「開源節流」保濕抗乾燥

撰文:張美蘭 朱韻斐
出版:更新:

隨着秋風捲至,皮膚亦漸轉乾燥,入冬後不少人的手腳會泛紅脫皮、痕癢難當。有皮膚科醫生教路指,入冬前要學懂為皮膚濕度「開源節流」,謹記勿用太熱的水洗澡或過度清洗皮膚,避免皮脂流失;女士的潤膚品亦要「換季」,因應天氣轉換較保濕的產品。

洗澡時勿用太熱的水或過度清洗皮膚,避免皮脂流失。(資料圖片)

踏入秋冬,溫度、濕度下降,皮膚容易因皮脂分泌不足而令皮膚水分流失。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說,在天氣轉換、濕乾空氣交替時,更易刺激皮膚出現濕疹,主要在臉頰兩邊、膝蓋和手肘後的摺位、頸部出疹。

林嘉雯醫生提醒市民宜於入冬前學懂為皮膚濕度「開源節流」。(羅君豪攝)

透明質酸抓住表皮層水分

要防止皮膚乾燥先要戒掉壞習慣!林嘉雯提醒,即使天寒地凍,也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和洗澡,否則會減低皮膚的保濕力。曾有病人每次洗臉同時使用3種洗臉產品,破壞了皮膚角質,臉上出紅疹、脫皮和痕癢。她提醒,大眾不應過度使用清潔用品,以適度保存皮脂。

在「開源」方面,市民要選擇適合個人膚質的護膚品。市面上的護膚品成分各異,林嘉雯指,有效的保濕成分大致分3類(見圖表),例如可在皮膚上形成鎖水保護膜的凡士林、抓住表皮層水分的透明質酸,及填補角質細胞之間空隙以鎖水的動物油脂等。至於「分子酊」能減少水分流失,並使皮膚柔軟平滑,適合敏感性皮膚使用。

林嘉雯補充,油性肌的人士,可轉用較滋潤的洗臉產品以保留皮膚上部分油分,再塗化妝水已足夠;乾性皮膚人士可使用油分較重的護膚品如乳霜;混合性皮膚人士可考慮於油分較多的「T字位」和較乾的臉頰塗不同的護膚品。若在轉天氣後常感皮膚繃緊、泛紅,或需增加每日塗保濕品的次數,甚至轉用更滋潤的護膚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