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加價】早前宣布凍結 惟按機制本不能調整 議員:應減一成

撰文:陳晶琦 黃偉倫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港鐵上月公布今年底前車費不會有實際調整,與市民共度時艱。然而,港鐵票價調整機制其實設有「負擔能力上限」的封頂機制,即票價加幅不會高於去年第4季本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由於該數字錄得2.48%跌幅,即港鐵按原有機制,票價本身就不會上調。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港鐵過去10年的票價加幅已累計約30%,認為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下,港鐵今年應先減價10%,肩負大企業的責任;長遠而言,應修改可加可減機制,票價調整與盈利掛勾。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設有「負擔能力上限」的封頂機制,即票價加幅不會高於去年第4季本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資料圖片)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去年第4季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500元,較2018年同期錄得28,200元,下跌2.48%。

根據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其直接驅動方程式會根據去年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以及運輸業工資指數變動,而決定港鐵的票價調整。按照已公布的數據,去年1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變為2.9%,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則在本周四(26日)公布。倘參考去年第3季運輸業名工資指數3.9%,代入方程式計算,料港鐵票價加幅為2.8%。

0.5 x 去年12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 + 0.5 x 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 生產力因素— 額外扣減 = 整體票價調整幅度

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變動為-2.48%,根據機制下的「封頂」,今年港鐵票價加幅上限為0%

但港鐵上月20日公布,因應疫情對本港社會各界造成極大挑戰,故即使政府統計處尚未公布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及其他相關數據,仍決定透過車費扣減優惠或其他安排,令港鐵車費於本年度餘下時間,不會有實際調整。在此安排下,使用八達通的乘客票價至今年底仍然維持不變。

然而,根據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設有「負擔能力上限」以照顧市民負擔能力,故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月入中位為27,500元,較2018年下跌2.48%,當票價實際加幅於本周四公布後,如幅度為正數,按港鐵早前說法,票價暫不會調整,料會留待下一年度追加。倘實際幅度錄得負數,票價則需要下調。

陳恒鑌認為,港鐵應該減價。(資料圖片)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恒鑌表示,過去10年港鐵已累計加價30%,認為無論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為何,在現時失業率高企,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港鐵都應該減價,更要求港鐵在未來3年逐年減價,抵消失過去10年的加幅,今年應至少先減10%。他表示,已向政府反映相關意見,暫時反應正面。

陳恒鑌又批評,可加可減機制本身設計有漏洞,未有考慮港盈利,以致過去幾年雖年賺過百億元,卻仍可以加價,建議機制應與盈利掛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