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爭議.鳳池村】收地完美劃界 無損村長大宅、套丁屋苑 村民:直情係出賣

撰文:梁融軒 黎靜珊
出版:更新:

橫洲公屋發展計劃中,三條非原居民村,永寧村、鳳池村及楊屋新村,成為鄉紳特權中的犧牲品,但此中各人卻不是沆瀣一氣,鳳池村是原居民和非原居民混居,但原居民的南邊不在收地範圍,只有非原居民的北邊納入規劃中,而這一邊收地範圍卻只劃到前村長涉套丁所建的屋苑前,更突顯同為新界人的不平等待遇。官鄉勾結監察連線成員謝世傑指,政府或是因原居民地寸步難行,自行避過,而這些事時有發生,東北發展中亦曾出現過。

「黑箱作業、官迫民反」,鳳池村外圍欄上一張張白底紅字橫欄,替受影響的村民吶喊出心聲。

鳳池村本為原居民村,原本在水邊圍的居民,1925年起在原居民陳錦雄帶領下,到現時鳳池村一帶買地建屋,逐漸形成村落。但後來不少原居民離開,將土地賣予外姓人。外姓人從此在村內落地生根,與少數陳姓原居民共處,形成「散村(非原居民村)」。

建朗屏路劏開兩半

建屋,先需拆屋。安置,先要迫遷。新界露天倉經營者協會主席兼原居民鄧坤盛早前公開說過,「搬人容易過搬倉」,但又認為原居民村歷史悠久應保留,重要性不大的村落就應該遷就,需有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鳳池村的情況卻更進一步突顯說法中,原居民和非原居民的差別待遇。

小時候因規劃與朋友分離,歐陽太太想不多廿多年後今日,自己都成為迫遷對象。

據自小在村裏長的歐陽太太所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是第一次。她小時候經歷過滅村,現時的朗屏路,昔日為鳳池村一部分。少不更事,小學同學說:「我搬屋了,搬到朗屏邨。」她不知道何事,誰知不久就失去聯絡,想不到如今輪到生下兩孩子的自己面臨迫遷。

無咁多SAY(話語權)就劃咗佢
官鄉勾結監察連線召集人謝世傑
丁屋地原好無缺,相反非原居民所居住的綠化地則在規劃之內。

朗屏路把鳳池村分成南北兩半,但當下的命運卻大大不同。南面劃為鄉村式發展地帶(V ZONE),即屬原居民用作興建丁屋的用地,沒有納入橫洲計劃之內。但劃為綠化地帶(Green Belt)的北面鳳池村卻全被面臨徵收,與鄰近村落的土地用以興建4,000個公屋單位。

前村長原居民陳錦福涉嫌與原居民合謀套丁。

更有甚之,《香港01》昨揭發前村長原居民陳錦福涉嫌穿針引線,與原居民合謀套丁興建屋苑「環翠山」,「環翠山」雖在西北面,但卻「巧合地」不在橫洲計劃之內,收地邊界剛好到「環翠山」邊緣。村民歐陽太太直言,有關收地劃線令她感到,小村民「好似被出賣⋯⋯直情係出賣」。

官鄉勾結監察連線召集人謝世傑指出,政府規劃新界鄉郊時經常避開原居民,新界東北發展亦有同樣情況。他指可能是原居民對規劃早有盤算,欲透過政府在土地中獲取最大得益;亦可能是政府摸底後知道原居民土地寸步難行,自行「擺過啲」,「無咁多SAY(話語權)就劃咗佢,政府收地就收地」。「摸底」做法由來已久,他認為政府知曉非原居民僅「被代表」,無法真正參與諮詢,但仍以早諮詢村長作為說辭,避開原居民利益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