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基金|洗碗工場去年斥百萬擴張遇疫情生意跌半 料9月復正常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個月,重創飲食業,洗碗工場亦大受影響。時景怡(Ann)在香港開設洗碗工場7年,去年年尾斥資過百萬擴張,惟不久便遇上社會運動,緊接著疫情衝擊,慨嘆整體生意大跌五成。初初入行屢「撞板」,反而令她的性格更「化」,不夠人手時只能自己頂上「由朝洗到晚」,更明白「遇到都無辦法」,以樂觀心情應對,預計生意至9月開學時方可逐步回復正常。
政府早前再公布一系列「補漏拾遺」措施,涉及逾10億元,當中包括補助洗碗工場、職業介紹所及汽車維修店等,至昨日(24日)終公布詳情,最多可獲一次性15萬元資助。由於是以用水量計算資助,Ann料只取得8萬元資助,大感失望。

時景怡(Ann)在香港開設洗碗工場7年,去年年尾斥資過百萬擴張。(梁鵬威攝)

疫情下生意跌五成

時景怡(Ann)由2013年開設洗碗工場「洗碗易」,去年見生意上軌道,斥資過百萬搬更大的單位,10月由火炭搬至葵涌,現時場地佔4,000多平方呎,月租約4萬元。Ann指,本港疫情由1月開始,至3月時影響極明顯,料整體生意大跌五成。「學校因停課都無人食,連鎖食店有啲之前開咗好多,有啲直情執咗,新裝修(餐廳)都撻訂唔做,就算唔係都寧願畀返自己員工去洗返餐具。」她指因為停課緣故,連帶行政效率拖慢,有接近10萬元的服務費,拖了3、4個月仍未收到。

餐廳轉做外賣 「我哋生意仲衰啲」 

在疫情下,有人嘗試轉型求存,餐廳亦以外賣形式「自救」,惟她慨嘆「但最大問題係佢哋(餐廳)做外賣,我哋生意仲衰啲,都無嘢洗,所以我哋比佢哋更淒慘。」她坦言,過去半年有不下一人曾聯絡她,游說她將場地「轉型」為口罩廠,「但好難,可能性好低,洗碗工場需要地方好大,唔係話cut個地方出嚟就得。」

員工甩底頂上「由朝洗到晚」 反令性格「看化」:遇到都無辦法

她憶起當初生手入行「屢撞板」,不夠人手只能自己頂上「由朝洗到晚」,無錢賺之餘還要付出勞力,這段經歷反而令她性格更「化」,「疫情始終唔係只得我哋受影響,遇到都無辦法」,自言以樂觀心情面對,料9月開學生意方可逐步回復正常。

雖政府早前推出「保就業計劃」,但她解釋行內員工流失率快,大多又是長者、退休人士,沒有開設強積金戶口,料只有一半員工符合資格,補助額僅得一萬幾千。生意額大跌,她亦只能透過縮短工時、人手應付,「員工都好好,明白依家好困難,大家一齊捱過... … 有啲好嘅客會預早比兩期錢我,業主都好好,減得唔多,但係係心意」。

望簡化行政程序 加快審批過程 

苦等大半年,原以為抗疫基金無份,政府6月上旬突然宣佈會「補漏」洗碗工埸,納入抗疫基金範圍。當日聽到消息的Ann直言感突然,「遲呀,但都開心政府聽到我哋訴求」。她期望,政府參考資助食肆的方式,按牌照、規模大小以定津貼,「最緊要快,最好30至45日內完成」。被問及會否擔心重覆去年派4,000元的津貼,她則慨嘆擔心,「(過程)好簡易,如果浪費金錢去審批,不如幫多啲人」,望經歷是一個「反省」。

Ann期望政府可簡化行政程序,加快審批過程。(梁鵬威攝)

食環署昨日宣布計劃詳情,每間合資格並仍在營運的洗碗工場,按其每月平均用水量可獲一次性8萬元或15萬元資助。Ann表示,對計算方法感失望,直言洗碗工場的用水量較洗衣業少很多,計法變相不太公平,「我哋嘅位成4,000幾呎,用大機器耗電量好勁,但用水量都不足500立方米」,料只取得8萬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