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穿窿」停車場將拆卸 現代主義建築意外成為地標

撰文:陳家怡
出版:更新:

乘車經過天橋,瞬間一暗,穿過停車場的「咕窿」,又重見市區景色。從外面瞧看,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就是一幢會吞吐車輛的米白色方形大廈,這個低調的巨形盒子因明年即將拆卸引來關注。
為何會被天橋貫穿?先有橋,抑或先有停車場?本港似乎沒有別的停車場像它般成為城中焦點。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建於1970年,在2樓至5樓開了一個洞,被加士居道行車天橋通貫穿。(呂諾君攝)

位於油麻地上海街250號的停車場大廈建於1970年,在2樓至5樓開了一個洞,被加士居道行車天橋通貫穿。因應路政署的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停車場本月起現分階段停用,明年全面封閉並終止營運。

黎雋維說,政府沒有察覺到油麻地停車場意外地已成地標,是一道獨特香港都市景色。(盧翊銘攝)

最近有測量師在地政總署的航拍照片發現,停車場大廈分兩期落成,約70年代初先建成大廈北面部分,興建天橋後,在80年代相繼建造大廈南面和中間部分。歷史建築學者黎雋維說,舊資料顯示,政府早有計劃興建讓天橋通過的大廈,因缺乏土地,建造天橋有路線限制,要考量轉彎處不能太急,政府權衡因素後,決定天橋穿過政府轄下停車場,程序較在附近收地簡單。

「我細個搭車經過,成日會覺得好興奮,因為好似突然穿過咗一條隧道,燈光好似好科幻咁。」他說,「偷一個窿」予天橋的建築罕見,停車場又座落在油麻地旺區,叫大眾印象鮮明深刻。

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迴避和淡化政治色彩

油麻地停車場建築富現代主義風格,一層一層疊高般工整,沒有多餘裝飾,取而代之是簡約設計,着重實用功能。黎雋維指,彷如圍欄的橫向線條,奠定整個停車場建築結構,整齊簡單的美學,和60、70年代政府工務局的建築物同出一轍。

簡約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反映當時殖民時期政治局勢、經濟狀況和社會風氣。戰後大英帝國勢不如前,不再推崇帝國主義,英國和香港政府刻意迴避和淡化政治色彩,故建築與英式磚牆石柱的大館分別甚遠。當年本地材料資源匱乏,採用現代設計的建築成本較為化算,社會上不再流行古典風格,反而追求摩登。

+2

天星停車場屬「元祖」 旺區設多層停車場配合市民出行需求

海底隧道未建成時,駕駛人士過海前習慣在維港兩旁停泊車輛,回來才取車,很少等候汽車渡海小輪班次。黎雋維表示,政府為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當時會在碼頭和商業區興建多層停車場,包括首個落成的天星停車場,及後陸續建成上環林士街停車場、已清拆的中環美利道停車場,和已改建的尖沙咀中間道停車場等,而油麻地屬於中產市民工作消遣的地區,故亦設停車場大樓。

自50年代人口膨脹,本港缺乏用地作辦公室,以及提供停車場等社區設施。他指,現代主義風格的停車場大廈,柱樑框架結構正好靈活運用,「它可以是一個停車場,添加間隔又可變成底層的圖書館,頂層用作辦公室又得。林士街停車場天台當時是一個直升機坪,地下是一個電力站,五花八門」。

大廈中層外觀呈闊橫線條,牆與牆間讓人瞥見裏面停泊車輛,頂層辦公室則是幼細直條設計,他續指,將內裏功能含蓄地表現於外牆設計在現代主義建築常見。

▼本港不同多層式停車場建築▼

+8

黎雋維認為,港英政府興建這種多用途設施不免帶有政治目的,以維持殖民地的社會穩定,但的確對基層生活「把脈係準確少少」。如今政府發展社區時無法取得平衡,沒有長遠規劃,僵化地依賴商業大廈和商場補償車位數目,忽略社會集體回憶和保育活化的聲音,施政進退失據。他說,政府沒有察覺到油麻地停車場已意外地成為區內地標,是一道獨特香港都市景色。

+5

在網上搜尋「油麻地停車場」時,彈出的既有嚇人鬼故,也有黑道江湖事跡。黎指,難以評論有關變化,到底是停車場配合周遭社區,也有可能是社區改變建築物本身,就如停車場曾發現刀槍,一幢實用建築也變成「有故事」。

草根階層活躍的油麻地區龍蛇混雜,停車場天橋下有算命和賣唱攤檔。黎形容喧鬧的廟街之中,有個圖書館「好過癮」,與附近環境形成強烈對比「幽默好玩」。一幢停車場因為「穿個窿」不再平凡,錯綜複雜的林林種種,在這50年間鑽進規矩的大廈,共冶一爐。

本港50至70年代落成多層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