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職人|黃藍對立 疫情來襲 公關談避釀「關公災難」:要最貼地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公關不但要面對傳媒、大眾,更是企業的背後軍師,在資料爆炸、社會爭議不斷、社交網絡流行的年代,不但令公關這個職業由幕後走到幕前,而敏感度不足,隨時釀成「關公災難」。
資深公關關則輝、尹美玉入行逾三十年,曾為多間大企業服務,見證新媒體興起的挑戰、社會運動、疫情的來襲,關則輝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現時必須「機不離手」,必須貼地,方可避釀「關公災難」,「社會係好分化,甚至會更兩極化、三極化,但待人處世要有專業方式」,因此要變通,公關工作重點在於「人」。同時,社會黃藍立場越趨兩極化,尹美玉認為,專業公關應「擺正個位」,中立行事,「搞一個活動,請一個嘉賓,我們都要看清楚什麼顏色,盡量去避免,或者因一個嘉賓出席,會引起反對者場內示威」。

延伸閱讀:

01職人|曾遇新人Whatsapp辭職 資深公關嘆溝通「基本功」不能少

資深公關尹美玉(左)、關則輝(右)入行逾三十年。(黃舒慧攝)

疫情下以Zoom拉近距離:溝通工作在於「人」

今年在前所未見的疫情下,社會運作進入新形式,就連記者會亦紛紛改以網上形式進行,新年初爆發疫情時,關則輝亦在想如何為駐武漢的同事「打氣」,「(3月時)在家工作了一個月,當時人心惶惶,如何維持200多位同事的士氣?」

在重返辦公室的第一天,企業以Zoom打破隔閡,「迎接」一眾同事,集團主席、董事一同參與,同事間互相分享疫情間的難處,「氣氛真係好warm,好似一個大家庭咁。」沒有了實體見面,是否必然礙窒溝通?關則輝形容為「執生」,「你要識得變通」,強調公關工作重點在於「人」。

關則輝認為,雖疫情令大部分記者會轉為網上進行,但公關需懂得「變通」,化危為機。(黃舒慧攝)

有公司申「保就業」惹抨擊 避釀「關公災難」需貼地了解民情 

不過,若敏感度不足,公關工作隨時變「關公災難」。二人認為,這與大眾對議題的成熟度、消費者權益有關,「再加上人人都是記者,對機構挑戰亦越來越大」,網上一個帖子,隨時可引起翻天覆地的改變。做公關,有人以為留意的僅是門面功夫,但他們坦言不盡如此,「做公關要做貼地。」關則輝言,「我哋要做social listening (社媒聆聽),了解民情,依家有咩趨勢?輿情係點?」他舉例,大眾相當留意保就業計劃,部分公司甚至因申請引來抨擊,「我哋公司認為應該留比更有需要的人,除係一個社會責任,亦是公眾期望管理」。

黃藍兩極化 強調專業公關應中立

近年社會「黃」、「藍」越趨兩極,作為公關又如何自處?關則輝強調,公關應專業處理,「社會係好分化,甚至會更兩極化、三極化,但待人處世要有專業方式,我們辦公室入面,不會談政治」。尹美玉亦認為,去年至今,香港變得更複雜,「政治的風波,所有事都很政治化,搞一個活動,請一個嘉賓,我們都要看清楚什麼顏色,盡量去避免,或者因一個嘉賓出席,會引起反對者場內示威」,但公關作為「溝通的橋樑」,她強調要「擺正個位」,為客戶、員工最大利益出發

機不離手 睇訊息至凌晨3時

除了要作背後軍師,亦要面對傳媒、籌辦活動。尹美玉說少不免有搬搬抬抬的工作,「就算穿著高踭鞋,一埋位就自動波開工。」覆記者、客戶的問題亦無時停,「通常睇訊息至凌晨3時,第二日9時返工」,每日至少工作10小時。關則輝亦認為,「機不離手」的說法亦絕不跨張,「就算游水都好,游兩個圈要看一看手機」。

平日「機不離手」,忙個不停,但二人認為工作成功感大,難與其他職業類比。(黃舒慧攝)

成就感大 「發揮正能量」

要心思細密,有開工無放工,二人仍做足三十年,一大原因在於「成功感」。曾於「海陸空」各類企業任職的關則輝分享其中一件難忘事,「1998年新巴接手中巴服務,你有份去提升路線服務,市民又欣賞,滿足感很大」。一旁的尹美玉亦笑著補充,「真的有種使命感,可以發揮正能量、溝通技巧,改變人的睇法,預視危機,幫到社會、公司…… 做了很多年,還是很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