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東總監陸志聰獲中大傑出醫科校友獎:妥善處理與人關係最重要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第三屆中大「傑出醫科校友獎」,分別由醫院管理局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大埔醫院骨科康復科顧問醫生羅尚尉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骨科醫生李揚立之奪得。獲頒「卓越成就」獎的陸志聰在沙士及今年新冠肺炎都是管理層,坦言病毒雖難對付但總有專家處理,妥善處理人與人關係才最重要。

陸志聰現時擔任醫管局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兼任東區醫院、黃竹坑醫院及長洲醫院的醫院行政總監。他1986年在中大醫學院畢業,僅擔任4年臨床工作便轉任行政人員。他在得獎訪問片段中表示,行政工作是要處理好醫療系統、做好決定,幫到病人的數目較「落手落腳」多,兩者相輔相乘,滿足感相當大。

陸志聰1986年中大醫學院畢業,今年獲得醫學院「傑出醫科校友獎」的卓越成就獎。(中大醫學院提供)

他形象一向平易近人,源於其行醫信念,「(醫管局)大部分病人都係來自基層,做好醫院、做好醫生,要明白病人咩環境,買餸喺街市唔係高級超市,叫佢去運動,佢唔會去體育會做,出入係搭巴士,要做一間好嘅醫院或者一個好嘅醫生,一定要明白呢啲野。」

憶述03年接收首名「沙士」 曾叮囑太太若即晚未返家代表已入院

廣華醫院2003年接收首名「沙士」病人,廣州中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劉劍倫教授。陸志聰作為時任行政總監,憶述當年一位同事執拾行裝,並向太太交待「如果我今晚都無返嚟,即係我入咗院,你將呢袋拎嚟但唔好入嚟」,令陸志聰感到管理層職位任重道遠,「人命嚟架嘛,醫生條命又係人命,其他人命都係人命,好多同事原來係咁偉大,無獎攞無人工加。」

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他認為病毒雖然難對付,但始終有專家處理,反而最觸摸不到是人心;他指東區醫院有5000個職員,如果可以令同事在「又驚、又唔識,又有自身憂慮;亦擔人惹到屋企人」的情況下工作,「處理人嘅感受係最難,但係亦都係最重要。」

醫管局員工陣線今年2月初發起罷工。陸志聰認為,疫情下最難處理的不是病毒,而是要照顧好同事感受。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有志行醫者 宜反思投身杏林初衷

他寄語有志行醫者,要反思投身杏林的初衷,「答案係『阿爸阿媽話、我想有份社會地位好高嘅職業』,我勸你諗多次先。如果你話醫好一個病人、醫好佢屋企,或者我醫唔好但幫到佢,醫生唔係神,有好多病醫學都醫唔到;但係如果我幫到佢,有內心嗰種滿足,呢種只有自己先知,咁你就啱喇,立志讀好啲書希望考到好成績就做囉。」陸志聰今年榮獲中大卓越成就獎項,表揚他從事醫院行政工作30年來的工作。

大埔醫院骨科康復科顧問醫生羅尚尉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李揚立亦獲獎

另外,大埔醫院骨科康復科顧問醫生羅尚尉獲得人道服務獎,中大醫學院形容他是「謙虛的有心人」,多年來參與不少人道主義工作,備受同儕和病人的敬重,包括加入2008年四川大地震傷者的StandTALL計劃,震後每週往內地提供臨床診症及復康治療,將智能義肢和其他先進的復康技術引進內地醫院,培訓當地逾2000名復康工作人員。

羅尚尉1993年中大醫學院畢業,今年獲得醫學院「傑出醫科校友獎」的人道服務獎。(中大醫學院提供)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骨科醫生李揚立之則為文化建樹得獎者,她是漫畫家和插畫家,令她最引以為傲的創作是卡通獵豹Dumo,靈感來自在納米比亞一所獵豹庇護所做義工時,遇上的獵豹孤兒Duma。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初期,李揚立之只花三晚時間便為小朋友們製作了一本雙語故事書《抗疫小夥伴》(Dr Dumo et al),巧妙地透過她筆下的Dumo和牠的朋友們,展示正確洗手、戴口罩和保持家中環境清潔的技巧,結果令Dumo聲名大噪,故事書更免費贈予多所學校和醫院,相關內容甚至被翻譯成至少12種語言,並於網上廣傳。兩本為兒童而設的醫學相關書籍亦即將出版。

李揚立之2011年中大醫學院畢業,今年獲得醫學院「傑出醫科校友獎」的文化建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