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伊院「急救隊」百寶袋 疫情下轉用新儀器與病人保持距離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由伊利沙伯醫院麻醉科及手術室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央急救隊」,24小時候命,一收到緊急召喚便會出動救人。他們每次「衝鋒陷陣」時,都會帶同一個非一般的行李箱,內裏暗藏乾坤,盛滿喉管、麻醉藥物、急救物資、防護裝備,是他們「百寶袋」。
由於新冠肺炎傳染力強,「急救隊」也轉用了一些新儀器,力求與病人保持距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包括附有鏡頭的喉鏡、二氧化碳檢測儀。

相關閱讀:伊院醫護組「急救隊」拖篋穿梭病房 為危急新冠患者插喉續命

伊院麻醉科助理岑可怡表示,手術室有3個備用的「插喉篋」,裡面存放了大部分急救物資,以及插喉所需的儀器,包括氣喉、針筒、輔助喉、防護裝備、無菌手套等。但由於部分冷藏麻醉藥物不能預先放入行李箱,亦需因應病人病況去決定部分用具,因此每當接到病房醫護召喚後,她就會即時點算該次「出征」所需物資。

陳崇斌笑言,由於「家當」多,用行李箱盛載較為方便。 (張浩維攝)

麻醉科副顧問醫生陳崇斌解釋,部分病人較難插喉,例如肥胖或滿口鬆牙的病人,或頸部曾做過手術、電療的病人,都會轉用纖維光學鏡,「插喉前了解病人因咩情況而變危殆、點解要插喉、當時病人身體情況,都影響我哋用咩儀器插喉、咩類型麻醉藥同劑量。」

陳崇斌笑言,由於「家當」多,用行李箱盛載較為方便,「我哋覺得要帶好多裝備,準備好萬全先出發,…如果同事拖篋去,無咁重咁辛苦。」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急救隊」轉用更多一次性的工具,包括會放入病人口腔的喉鏡內葉片,即用即棄,以免清洗用具的醫護有機會受到感染。另外,以往醫護為病人插喉時,會使用傳統喉鏡,需要靠肉眼觀察聲帶、氣管位置,再把膠喉管放進氣管,與病人之間只有半隻手臂的距離;但現時轉用一款附有鏡頭的喉鏡,就可以與病人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將病人口腔裡面畫面放大,(醫護)可以睇放大畫面,唔使『哄』到咁埋,同病人口腔保持距離。」

陳崇斌續稱,由於氣管和食道位置相近,在個別情況下也可能會「入錯格」,插喉後需要用聽筒聽肺部有無聲音,「聽下個肺有無聲,有無空氣入去,先可以確定條喉係入咗氣管,而唔係食道」。但現時轉用了一款即棄的二氧化碳檢測儀,醫護只需觀察儀器有無顏色變化便可,取代聽肺。他指出,醫院本已購入這類儀器,但只用於部分病人身上,因應疫情,在1、2月時已即時轉用,「因為擔心飛沬或霧化嘅病毒,喺病人口腔出咗嚟環境,或透過眼、鼻、口接觸到。」

「急救隊」亦十分注重感染控制,陳崇斌指以往大概10分鐘就可完成一次「外勤」,但現在他們會花更多時間在穿著及脫下防護裝備上,合計約需20至30分鐘,「著衫、除衫次序會好謹慎、慢慢做,希望做到天衣無縫,盡量唔好畀自己有漏洞,所以之前、之後嘅準備工夫會耐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