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輸在起跑線? 調查:家庭收入低於一萬 子女較易成績差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父母教育程度高、家境富裕,孩子是否可以贏在起跑線?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針對本港小三學生的結果研究,發現當學生家庭月入達到一萬元以上,他們便有同等的機會成為能力最高的學生,機會約為20%至25%。父母收入再高,並不會增加機會。不過最低收入家庭組別,即月入低於一萬元,家庭收入對學生表現則有較明顯影響,較大機會成為能力較低的學生。

研究發現學生家庭月入高於一萬元,他們成為能力最高學生比例均等。(資料圖片)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事先分析部份香港學生的結果,研究父母收入、教育水平、職業地位如何影響學生的中、英、數表現。中心主要以小學三年級學生為對象,比較家庭收入高低對他們的學業總成績有何影響。

家庭月入高於2萬 逾2成機會成為能力高學生

結果發現,除了最低收入家庭組別,即低月入於一萬元,其餘不同家庭收入的學生,都有同等的機會成為能力最高的學生,即20%至25%機會。當家庭收入達到每月一萬元,收入更高並不會令他們的孩子有更好的學業成績。

不過家庭收入對於孩子學業成績的影響,在能力較低的學生中較為明顯。家庭收入較高的學生,即月入高於2萬元,跌入能力最低組別的機會相對較低,只有3.2%至5.5%;而家庭月入在1萬至2萬元的學生,則有 6.3%屬於能力最低組別;家庭月入低於1萬元的學生,更有8.88%成為能力最低第一組。

父母教育水平低 學生較大機會能力低 

至於教育水平方面,父母若有較高的教育水平,能稍為減低子女成為能力較低的學生的機會。父親教育水平為初中、高中、副學士、學士或研究生,學生能力在最低組別比例,界乎4.41%至5.65%;而父親教育水平為小學以下,學生能力在最低組別比例達12.04%。 母親教育水平為初中至研究生,學生能力在最低組別比例,則界乎4.31%至6.46%;而父親教育水平為小學以下,學生能力在最低組別比例達9.14%。

然而,對高學習能力組別的學生,數據顯示,他們父母教育水平影響差別不大。不論父母教育水平為小學或以下,和父母教育水平為大學、研究生或以上的學生,都有相若的機會成為學習能力較高組別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