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恒生、科技園、和富綠色初創計劃展成果 智能監察樹苗生長奪大獎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在全球邁向2050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綠色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與環境保護的核心力量。為響應這一趨勢,在恒生銀行全力支持下,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同和富社會企業,共同推出首屆「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旨在培育本土綠色創新人才,推動可持續發展。日前,計劃舉行成果展示日暨頒獎禮,其中MetaGreenX團隊憑藉智能監測樹苗生長技術,提升偏遠地區綠化樹苗的存活率,成功獲得榮譽大獎。
攝影:黃寶瑩

「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是全港首個由金融機構、推動科技發展的法定機構及非政府組織,即恒生、科技園以及和富,三方聯手打造的綠色創業計劃。首屆計劃於去年5月啟動,一共收到近60份來自全港13間大專院校的綠色創新方案,最終19支團隊入選科技園公司的IDEATION計劃,另有9支團隊憑藉社區創新項目獲得一對一導師指導。首屆計劃成功培育超過百名綠色領袖,他們的創新方案涵蓋減少都市廢物、綠色建築技術、自然生態保育,以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等多個領域,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三階段促進參加者研發

計劃分為三個階段,全面提升參與者的創業能力與環保意識。第一階段聚焦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知識的認知,幫助參與者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第二階段提供可持續發展課程、創業訓練、業界專家分享及社區探訪活動;第三階段則讓參與者實踐其綠色創新方案,並有機會參與海外及大灣區生態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環保經驗。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在日前舉行的成果展示日暨頒獎禮致辭時,表示:「計劃首屆吸引全港13間大專院校近60份綠色創新創業方案,反映新一代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科技領域的熱忱,共同協助香港實現《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願景。」他強調,科技園公司將繼續支持環保創業家,並與各界合作,進一步擴展科技園區內綠色科技企業的生態圈,目標在未來兩年半內培育30至40間綠色科技初創企業,推動香港成為領先的綠色科技樞紐。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將繼續支持環保創業家,並與各界合作,進一步擴展科技園區內綠色科技企業的生態圈。

恒生銀行企業傳訊及社區投資總監羅淑雯指︰「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是恒生、科技園公司以及和富開創性的合作,體現了三方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為本港培育綠色創科生力軍。」

恒生銀行企業傳訊及社區投資總監羅淑雯鼓勵年輕人繼續發揮創造力,為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未來而努力。

和富社會企業S.I.T.E.主席陳偉豪亦分享了他的看法:「我們致力培育青年成為具遠見的綠色企業家,以創新科技推動可持續發展,為香港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締造和諧繁榮的香港。」

和富社會企業S.I.T.E.主席陳偉豪展望和富將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

參加項目由樹木到廚具 橫跨不同界別

在成果展示日上,各團隊展示了其創新方案,最終MetaGreenX團隊憑藉其智能監測樹苗生長技術,以提高偏遠地區樹苗存活率,贏得評審一致認可,獲得榮譽大獎。此外,BivaCoo Limited團隊開發的貝類養殖碳封存技術獲得創新獎,而香丘團隊則以廢棄花朵和木材的再利用方案,奪得社會影響力獎項。

MetaGreenX聯合創辦人吳梓菁接受訪問時,直言計劃導師的幫助十分珍貴:「起初設計項目時,我們在不同細節部分都未有考慮得太仔細,幸得導師的協助,我們才能將靈感化為一個真實可行的項目。」放眼未來,她坦言先會繼續在香港不同的偏遠地區安裝裝置,提高香港樹苗的存活率,「然後我們才會放眼大灣區、中國其他地區以及東南亞。」

MetaGreenX聯合創辦人吳梓菁(右)表示會先專注於香港發展,然後再踏足大灣區、中國其他地區以及東南亞。

另一個與植物相關的iGo Tech Private Limited雖然未有得獎,但其項目是利用AI優化植物擺放的位置,減少電力消耗並自動維護植物,提升室內環境品質,同樣令人深刻。公司總監Sushil Rathee表示:「公司是以軟件研發為主,而參加今次計劃後,最大的得著當然是得到更多知名度,令自家項目獲得更多關注。」他展望未來能將項目應用於社區,讓減電行為普及化。

iGo Tech Private Limited總監Sushil Rathee希望將項目應用於社區,讓減電行為普及化。

綠色科技走進日常生活,未必是一些高科技,例如另一個計劃項目GRPan為例,只要推動社區減少掉棄老化平底鑊,並進行翻新,為平底鑊內層換上新塗層,繼續使用,便能夠為環境出一分力。創辦人林翊行坦言:「社區對於相關服務的需求比想像中高,特別是對草根階層而言,他們使用的平底鑊相對較舊,又不願買新的,那麼翻新便能幫到他們。」

林翊行認為,參加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擴展了他們的人脈網絡,也有助品牌推廣。「我們可以在園區生態圈接觸業界專家,從中學習如何建立業務和推廣品牌。公司的業務亦因為人脈網絡的擴闊,由以往個人和非牟利團體的B2C(Business to Customer),逐步擴展至本地酒店和餐飲業B2B(Business to Business)雙軌並行的營運模式。」

GRPan創辦人林翊行透露社區對平底鑊翻新的需求比想像中高。

第二屆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已接受報名,入選計劃的優勝隊伍將有機會獲得初始啟動資金、以及參與多項孵化支援計劃的資格,各位有興趣的綠色創科企業家記得把握機會報名!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