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靈活與安全並重:網約共乘服務的穩健規管框架

撰文:鍾志霆
出版:更新:

香港政府計劃於今年內完成網約車平台規管框架研究,這將會是改善點對點交通的重要里程碑。Uber相信,網約共乘服務的核心價值,在於乘客需要出行時,能「隨時隨地,有求必應」。若規管框架限制靈活性,不僅影響市民日常出行,亦代表著實際上禁止了網約共乘服務。當然,框架應以保障公眾利益為先,同時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安全、彈性及服務品質。

過去10年,總共約400萬人曾經在香港使用過Uber,顯示點對點出行在本港的交通生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大多數香港人支持政府就網約車平台服務,展開相關的規管研究,以有效回應他們的出行需求。深圳、新加坡和倫敦等國際城市已成功發展網約共乘服務,為當地市民提供高效且靈活的出行方案。作為一個全球旅客青睞的國際旅遊城市,我們認為香港就網約共乘服務規管倡議的規管框架,應遵循三大原則:安全至上、服務可靠和靈活彈性。同時,政府應避免設立過於繁複的發牌機制,方能夠為市民和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讓乘客的需求自行調節點對點交通供需。

網約共乘服務:填補本港交通出行的需求缺口

市場機制的自由調節,無疑為市民在交通出行選擇上,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不少人誤以為網約共乘服務對傳統的士造成惡性競爭,但實際上,網約共乘服務與傳統的士之間存在著互補的關係。根據數據顯示,傳統的士一般全天候24小時營運,相較之下,超過六成的Uber平台共乘司機每週的駕駛時間少於20小時,駕駛時長僅相當於的士的六分之一。這表明,網約共乘司機能夠靈活調整工作時間,滿足傳統的士未能涵蓋的乘客需求,尤其是在高峰時段如上下班忙碌時、大雨天氣、演唱會結束後、凌晨時分或者旅遊旺季等。當現有的點對點交通服務未能滿足市民的出行需要時,網約共乘服務能迅速填補本港市場需求,讓大衆在出行變得無憂。

靈活性不僅為市民帶來好處,對司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網約共乘司機可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調整駕車賺取收入的時間。例如,一些網約共乘司機可能會選擇在下班後或週末的空閒時間自行決定上線接單。不僅如此,有些全職照顧子女的父母,亦會在孩子上學時段,靈活地使用網約共乘平台以賺取額外收入,為家庭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網約共乘平台亦為市民提供經濟安全網,對於自由工作者、創業人士,或是突如其來的失業或工作變動的人士,提供彈性賺取收入機會。

最近,有本港藝人擔任Uber司機的事件引發了網民的熱議,他積極探索演藝事業以外的發展機會,靈活運用網約共乘平台的特性來安排工作,實現多元化的收入模式,充分反映了網約共乘服務的優點,為香港市民提供經濟安全網。

安全至上:網約共乘平台應提供保險保障

在定立規管框架時,我們深信符合法規的保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作為平台運營方,Uber早已與行業內的領先的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在所有通過Uber App預約的行程中,均按照香港《汽車保險(第三者風險)條例》提供保險保障,確保所有行程覆蓋必要的保險,以保護市民的安全。

事故往往是突如其來,但當不幸的事件發生時,網約共乘平台有責任成為所有平台用戶最堅實的後盾,提供及時而可靠的支持。近日,我們的一位司機夥伴在一次Uber行程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在得知情況後,我們的團隊迅速提供支援,協助他聯繫保險公司處理第三方索賠事宜。同時,Uber還提供專業24/7支援,充分保障每位使用者的權益。安全與保障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確實落實的承諾與行動。

若限制網約共乘服務的靈活性,這將實質上妨礙其服務的提供,並進一步影響市民的出行需求。網約共乘不僅僅是一種方便的交通方式,更應成為安全、靈活及服務可靠的出行選擇。因此,香港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點對點出行方案。在確保安全及服務可靠的的基礎上,應制定合適的規管框架,以釋放網約共乘服務的最大經濟潛力,推動香港的點對點交通發展與時並進。

作者鍾志霆 (Estyn Chung) 為 Uber 香港區總經理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