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護理學院結合虛擬模擬學習科技教學 疫情下培育學生執業能力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疫情下不少課程都需要面對停課及轉為網上課堂的問題,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就利用科技,推行虛擬模擬學習(VSIM),透過圖片、化驗結果等模擬真實情況,幫助學生掌握護理程序,並獲港大頒發2020年創新教學獎。此外,港大護理學士課程亦利用其他創新科技,例如虛擬實景技術(VR)以及模擬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擬真學習課程,以培育學生同時具備知識與執業能力。

疫情持續兩年,網上學習已成為常態,香港大學護理學院透過模擬教學系統,培育學生同時具備深厚知識與執業能力。同時,學院亦有採用虛擬實境輔助教學,讓同學在沉浸式VR及非沉浸式VR之中學習不同的情況。

網上VSIM學習護理流程 彌補疫情下減少的實體學習及實習經驗

於疫情爆發初期,全港學校停課,學生失去實體學習機會,港大護理學院採取非沉浸式VR技術,讓同學透過虛擬患者VSIM學習、評估、診斷真實病人圖片、體檢結果及實驗室化驗結果等,讓學翻掌握護理程序並制定護理計劃。VSIM學習技術更獲香港大學頒發2020年度創新教學獎,課程總監黃婉霞指出VSIM讓學生即使在網上學習同時,仍可培育其執業能力,以彌補疫情下減少的實體學習及實習經驗。

模擬系統助學生累積經驗 提升應變能力

護理學院亦模擬學習系統,透過利用模擬病人讓學生熟習臨床的護理工作。模擬系統可模擬病人可以模仿各種生命徵象,例如呼吸聲、心跳聲,甚至可以出現癲癇症狀,而當中案例亦是參考於過往的真實案例,以考驗學生的臨床應變能力,讓學生可以於安全環境取得更多學習機會。黃婉霞指模擬系統可幫助學生累積經驗,例如當學生出錯而引致模擬病人死亡時,透過模擬後的檢討讓學生了解所犯的過錯,從而提高學生的警覺性。今年Year 5的陳逸樺同學亦表示,透過模擬系統所累積的經驗,有助提高他於醫院實習時的應變能力。

VR技術代入病人第一身視覺 培養學生從病人角度出發思考

另外,課程亦運用VR技術,讓學生代入病人的第一身視覺,例如探討精神病個案時,會模擬患時病發時狀況,讓學生置身於被黑暗、幻覺、幻聽等精神分裂徵狀纏繞的感觀世界,以培養學生從病人角度出發思考,建立同理心。陳逸樺指出,與病人溝通為護士其中一個最重要工作,透過VR感受病人的處境,感受到患者所面對的困難,溝通上便會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