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四千部機齡半百「老爺𨋢」僅18%曾優化 機電署遭批指引成效差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旺角朗豪坊的「天梯」在2017年突然高速溜後,導致18人受傷,事件引起大眾對升降機及自動梯的安全保養的關注。申訴專員公署今日(13日)公佈調查報告,發現全港有約6成升降機仍未達至《設計守則》的最新安全裝置水平,而自動機亦有一半未達到最新水平。
另外,本港只有約18%舊式升降機和7.5%的舊式自動梯進行優化工程。公署批評,機電署在推出優化舊式升降機及自動梯指引後,成效並不顯著。

旺角朗豪坊的「天梯」在2017年突然高速溜,導致18人受傷。(資料圖片)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截止2020年底,全港有逾2.4萬部升降機的機齡超過30年,當中更有4,223部升降機,機齡達51年或以上;至於自動電梯方面,機齡達51年或以上亦有18部。

不過,公署批評,註冊工程師的檢驗巡查力度不足,針對老舊及表現評級較差的承辦商所保養的升降機及自動梯定期檢驗工作,實地巡查次數不多。在2017年,巡查次數僅覆蓋高齡升降機及自動梯總數量約3%。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本港只有約18%舊式升降機和7.5%的舊式自動梯進行優化工程。(資料圖片)

6成升降機未達最新安全裝置水平

機電署曾推出優化升降機及優化自動梯指引,建議負責人為舊式升降機及自動梯加裝安全裝置。不過,申訴專員公署批評,優化舊式升降機及自動梯的成效不理想。

公署發現,截止2020年底,僅約18%舊式升降機和7.5%的舊式自動梯進行優化工程,成效不顯著。全港升降機有約70,097部,但有45,000部仍未達至《設計守則》的最新安全裝置水平,佔整體64%;至於自動梯,去年底共有約9,999部,但有一半未達到最新安全裝置水平。

申訴專員公署公佈調查報告,發現全港有約6成升降機仍未達至《設計守則》的最新安全裝置水平。(資料圖片)

申訴專員趙慧賢表示,若升降機或自動梯不達到最新安全裝置水平,並不代表它們不安全,只要有適當維修保養仍可運作。不過她指,若能做到最新的安全裝置水平,裝置的風險會較低,所花費的保養資源亦較少,故長遠而言,要達到安全裝置水平仍很重要。

申訴專員趙慧賢表示,若升降機能做到最新的安全裝置水平,裝置的風險會較低,所花費的保養資源亦較少。(羅君豪攝)

突擊巡查比率不高

公署又指,機電署對升降機及自動梯安全巡查機制成效存疑,署方巡查前會先聯絡承辦商,認為做法會削弱阻嚇力。 報告指出,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針對升降機及自動梯保養的突擊巡查次數,每月平均佔保養巡查總數僅3.6%。

公署續指,署方對工程人員「超額保養」的監管不足, 認為容許「先超額、後報告」的監管方式過於被動,又認為需加強對涉嫌違紀個案採取跟進行動。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13日)公佈調查報告。(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