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虐殺案|首4個月接299宗虐兒案 警:升幅驚人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5歲女童被虐致死的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法改會建議設「沒有保護罪」。港台節目《城市論壇》今日(2日)討論有關措施,警務處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張寶月在節目透露,今年1至4月收到的虐兒個案大幅上升至299宗,較去年同期的186宗,上升達6成,形容「升幅驚人」。
另外,有教育界人士表示,部分前線職員擔心敏感度不足下,因沒舉報觸犯法例;法改會小組委員會成員強調,檢控並非「橫崩崩」(編按:非一成不變),會考慮多方面因素,強調不是要老師做調查。

按「沒有保護罪」的倡議,如果一個人對受害人有照顧責任,例如同一屋簷下,或學校教師等,留意到小朋友有嚴重身體受傷風險,需要通報後才可以排除刑責。

5歲女童受虐案後,兒童保護開始受到關注,再次引起應否設立強制舉報機制的討論。(資料圖片)

警務處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張寶月在節目透露,今年1至4月收到的虐兒個案大幅上升至299宗,較去年同期的186宗,上升達6成,形容「升幅驚人」。她指,在停課期間,兒童較常只接觸家人,依靠鄰居、家訪社工多加留意兒童情況。對於立法後舉報數字會否上升,她認為不能排除,故教育工作很重要。

警務處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張寶月在節目透露,今年1至4月收到的虐兒個案大幅上升至299宗。(港台截圖)

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表示,認同任何保護兒童的措施,但直言於幼教界中,老師雖就辨識虐兒有訓練,但仍有有前線人員擔心若敏感度不足,如沒察覺傷痕時,沒有舉報是否犯案。另外,周提到 「不是一定有傷痕才知有危機」,希望在指引、家長層面工作,政府亦要做多點。

雷張慎佳指出,社會每一個角色都成為預防虐童問題的重要持份者。(資料圖片/張貮龍攝)

法改會「導致或任由兒童或易受傷害成年人死亡個案」小組委員會成員熊運信則強調,條例不是要老師去做調查,而是當照顧者察覺到有問題,「都應該同人商量一下,唔好不出聲」,又理解部分隱藏情況,「如果內傷除了醫生無人會知」,形容檢控並非「橫崩崩」(非硬性指標),而是會考慮多方面因素。熊運信亦提到,法改會已看過小組法例提議,原則上是支持。他亦認為,警方、社署應多考慮申請保護令,避免更嚴重的事情況發生。

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吳鍾坤攝)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兒童事務委員會成員雷張慎佳,早有其他國家進行相關立法,「香港不是先例」。她指,南澳只針對親密照顧者,而非任何人,認為範圍太廣有危險,建議應有針對性,強調法例是為鼓勵,可循多方面繼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