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手術表現】明愛ICU去年多名護士離職 或影響手術後護理

撰文:黃卓然 朱韻斐
出版:更新:

醫管局派發公立醫院15/16年度外科手術成效成績表,明愛醫院在預約手術及緊急手術表現都遜預期,表現在17間醫院當中「包底」。明愛醫院回應指,表現差是受幾項因素影響,包括該院外科部門一名顧問醫生正值退休前休假,令去年部份時間資深醫生人手較為緊張。另外在術後護理方面,病人於深切治療部平均留院時間為3天,比醫管局各醫院總平均日數4.97天,少約2日。
有明愛醫護人員透露,明愛醫院去年多名護士離職,其中深切治療部人手較緊張,有機會影響了病人的術後護理。

去年明愛ICU爆護士離職潮。(資料圖片)

明愛醫院解釋,三大因素令該院去年手術表現較遜色,包括外科部一名顧問醫生退休前休假,令去年部份時間資深醫生人手較為緊張。至於去年度外科病房及深切治療部(ICU)整體入住率較高,分別為93.6%及83%。ICU病床需求殷切,病人在ICU平均留院時間為3天,比其他公立醫院總平均日4.97天少2天,加上外科病房亦需照顧其他專科的住院病人,影響術後護理。深水埗區人口老化,亦增加術後死亡的風險。

明愛醫院回覆指,人口老化、一名外科資深醫生退休及深切治療部床位緊張,令去年手術表現較遜色。(李澤彤攝)

ICU護士流失重災區

據悉明愛醫院去年出現護士離職潮,其中深切治療部是重災區。該院醫護人員指,深切治療及加護病房一個40至50人的護士團隊,去年約有4名護士離職,到了不同的醫療機構就職,其中包括10年年資以上的資深護士,影響前線護士「帶教」工作。

另外,亦有醫護人員指,該院腸胃科的手術出現較多的併發症,以及需要入院再動手術的情況,例如進行腸臟手術後因出現滲漏要再入院做手術。據知,因術後併發症較多,病人術後需要到ICU及加護病房留醫,一度令這兩個病房「爆滿」。加上明愛的外科病房在冬季流感高峰期時需要接收眾多內科病人,令醫護工作百上加斤,影響了術後護理。

吳志豪憂手術成效計劃增標籤效應。(資料圖片)

醫生工會轟計劃增標籤效應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吳志豪認同,「手術成效監察計劃」能指出表現較差的醫院需要改善的空間,有效減低術後粗死亡率,但指部份原因如手術室及病床不足、醫護人手不足等,並非朝夕可得改善。吳志豪質疑,醫管局的改善速度追不上每年檢討的速度,使有部份醫院長年被指表現較差,擔心會出現標籤效應,減低醫患信任。他認為醫管局應檢討有關計劃的公布模式,應強調過去醫院手術方面的努力和認同前線的努力;局方亦需要為資源較緊絀的醫院聘請兼職醫護,加快改善已知問題的速度。

醫管局自2008年起,每年都會公布「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結果,就17間有外科部門的公院大型及超大型手術,以實際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比較,加上病人年齡及病情嚴重性等因素分析。15/16年度,17間公立醫院共有25,531宗大型及超大型手術,比13/14年度增加1.2%。5,623宗緊急手術中,粗死亡率為5.6%,創紀錄新低。19,899宗預約手術中,粗死亡率為0.4%,與去年相同。屯門醫院在預約手術中,15/16年度共有10宗死亡個案,13/14年度亦有10宗死亡個案,表現較為遜色。而明愛醫院在緊急手術及預約手術,分別有22宗及8宗死亡個案,表現均遜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