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到】解救新年食滯 中醫推介去膩湯、茶、穴位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一年容易又過年,美食當前,難免忍不住吃得飽飽滯滯。有註冊中醫師表示,每逢新年過後,因腸胃不適而求診的個案約增加一成。不想「新年流流」看醫生,就要小心幾款高危賀年食品,亦要留意以下中醫師推介的幾款解滯穴位、解滯茶和湯水。

1) 哪類人士特別容易「食滯」?

溫雅珺指,每逢新年過後,因腸胃不適而求診的個案大約增加一成,其中青年人和小朋友佔多數。(吳鍾坤攝)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溫雅珺表示,每逢新年過後,因腸胃不適而求診的個案約增一成,較多是年輕人和小朋友。溫雅珺稱,不少兒童在新年期間吃過多煎炸食物後發燒和肚痛,父母多以為是感冒,其實是因為吃過量,引起消化不良,食物滯在腸胃中化熱而發燒。

在中醫角度,小朋友「脾常不足」,即脾胃未完成發育,容易吃過量而引致脾虛,出現腹痛、發燒、肚屙或便秘。溫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小朋友開始感到飽飽滯滯,就要調節他們吃較清淡的食物和多喝水,每餐亦只應吃至七分飽,讓飽滯感能慢慢消退,若情況持續一星期以上就應求醫。

2) 甚麼新年食品最「毒」?有甚麼健康賀年食物取代?

食物安全中心第一期賀年食品約550個樣本全部通過化學、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檢測。(資料圖片)

炸煎堆、笑口棗、油角等油炸食品較濕熱,易令人陰虛火旺,溫雅珺建議,每次應「一件起,兩件止」,否則容易疲累、生「眼屎」、喉嚨乾和便秘。新年指定食品之一的年糕,糖份高又涉煎炸過程,易生痰濕;芋頭糕則澱粉質高,糖尿病人應盡量少吃。此外,象徵團圓的湯丸亦是陷阱,脾虛人士,即一般有面色偏黃、易出汗、易便秘的徵狀,吃了湯丸容易消化不良,同樣不宜多吃。

溫醫師指,蘿蔔糕是較不容易上火的糕點選擇,但坊間售賣的蘿蔔糕多有臘肉、肥肉等輔料,且用多油煎,三高人士須特別小心,建議市民自製蘿蔔糕和隔水蒸煮。未經加工的堅果類也是健康賀年食品,因為它們補益脾腎、營養價值高而且低脂肪,例如性質較平和的開心果、腰果和新鮮核桃。

3) 有沒有解滯穴位?

溫醫師示範,以左手量度外膝對下4隻手指下的位置,以右手按「足三里穴」。(吳鍾坤)

若感到腸胃不適、按肚時不舒服,溫醫師建議,按雙腳的「足三里穴」,即外膝對下4隻手指下的位置,每次按10至20秒,不時按可以達舒緩飽滯的效果。另外,可按近胃部的「中脘位」,即胸骨下端和肚臍的中間點;以及順時針摩腹幫助消化。

4) 有甚麼消滯飲品?

普洱茶性温,有消食、去膩、通便的作用,溫醫師說,適合身體較寒的人士飲用,但提醒飯前大量喝普洱茶或妨礙吸收鐵、維他命等營養物,宜飯後溫飲解膩。綠茶則屬嫩茶,性質偏涼,易燥熱的人士可用來清熱解膩,亦適合配搭煎炸食物飲用。

溫醫師同時推介以下兩款,適合吃過多澱粉質時飲用的消滯湯水,以及吃太多油膩食物時喝的消滯茶:

健脾消滯湯材料包括炒麥芽、雞內金、淮山、紅棗、薑、白蘿蔔和瘦肉。(吳鍾坤攝)

【健脾消滯湯】

山楂陳皮普洱茶有效消食化積,適合吃過多油膩食物人士飲用。(吳鍾坤攝)

【山楂陳皮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