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孕婦死亡調查 消息:羊水入血致死 負責醫生考取專科僅兩年

撰文:張美蘭 黃卓然
出版:更新:

伊利沙伯醫院去年接連發生產婦死亡事故,其中33歲產婦產後血崩,心臟一度停頓。據了解,剖屍報告顯示,該名產婦因羊水入血致死。綜合婦產科醫生指,羊水入血患者的死亡率達五成,惟事前難以預防。
調查報告亦披露,伊院醫療團隊未有知會資深醫生支援,團隊應加強辨識危重病人,加強溝通培訓。消息指,當時負責處理的4名醫生中,年資最長的雖然是高級醫生,但只考取專科資格僅兩年。

瑪嘉烈醫院於2015年發生一單孕婦「一屍兩命」醫療事故,家屬曾先生今日(15日)向外披露事件,望得醫院解釋。(資料圖片)

香港婦產科學院主席梁永昌指出,孕婦分娩時發生「羊水入血」,是不可預見情況,亦不可預防,機會大概少於1%。他說,羊水入血會影響其他器官功能,常見是心肺功能受影響,部份會有出血情況,亦可能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DIC)。他說,「羊水入血」是非常危險情況,死亡率超過一半。

而在今次事故,顯示伊院醫生判斷病人的病情有問題,未能辨識病人狀態危急。調查報告披露,在病人情況出現變化初期,伊院醫療團隊未有知會資深醫生及其他醫療團隊會診,建議院方加強培訓員工辨識及處理危重病人的能力。

調查委員會主席張德康解釋,該病人情況快速轉差,指出倘醫生團隊能知道她病情複雜及嚴重,及早找資深醫生支援,對病人安全較好:「見到產後出血,做咗嘢(治療)之後冇改善,仲愈來愈差,就要找人幫手。」病人在接受子宮切除術期間,心臟一度停頓。她入院2日後返魂乏術。

高級醫生僅完成婦產科專科訓練2年

病人大出血的初期,有4名醫生處理,包括完成婦產科專科訓練2年的醫生,以及3名正受訓的醫生,出事後兩小時,兩名顧問醫生才趕到醫院幫忙。被問到跟進初期階段的醫生是否太自信,認為有能力處理,張德康指不批評個別醫生,僅稱「醫生要注意能力去到邊。可能要諗找多啲人幫。」

張德康指出,當時女病人心肺功能差,同時子宮大量出血,究竟在危殆病情下,應否接受子宮切除這大型手術,「處理上確係好難」,故認為伊院醫生的做法值得商榷。他補充,當事後分析,當時作判斷並不容易,而團隊的溝通十分重要。

伊利沙伯醫院副行政總監何曉輝則解話,他指出,由於涉事孕婦流血達2公升,雖然失血量,與其血壓脈搏變化不脗合,但醫生當時臨床決定先為病人止血,決定亦合理。他又指,羊水入血本身已非常罕見,是次個案更是非典型病徵,負責醫生已考慮多個可能性,做法合乎指引。至於報告指應及時找資深醫生及跨專科團隊,何曉輝說:「當然多找幾個醫生意見,什麼時候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