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載老牌酒吧The Barn II將結業 老闆淡然面對:緣滅就散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昏暗的燈光下,偌大的吧枱上方掛滿玻璃杯,桌面則擺放逾60款啤酒,登門喝酒的三五知己倚在枱邊聊天。這樣的畫面,在老牌酒吧The Barn II已上演24年。酒吧餐廳陪着香港走過經濟繁榮的80年代,亦捱過金融風暴的動盪歲月,最終敵不過時代變遷。業主要將商舖改建為商場,酒吧無奈宣布2月11日結業。
其中一位老闆譚應楷(Raymond)面對The Barn系列最後一間分店即將結業,卻淡然說:「緣起就聚,緣滅就散。沒有特別不捨得,但未來有合適舖位仍會再做(酒吧餐廳)。」

The BARN II由兩兄弟共同開設,對於酒吧即將結業,哥哥譚應楷(Raymond)淡然說:「緣起就聚,緣滅就散。」(鍾偉德攝)

鍾情英國酒吧文化 與胞弟創業

穿黑色外套的譚應楷,年屆67歲,飲着熱咖啡向記者說:「我很少飲酒,幾乎對酒沒有興趣,但做餐飲總要對酒有認識,教客人甚麼扒伴哪種酒最好。」由16歲開始出來打拼,Raymond就在西餐廳做侍應,從廚房到樓面,他統統做過,其後又在英式酒吧當酒保學徒。至上世紀80年代,他與胞弟譚應禧(John)抱着「闖一番事業」的心態,合資在尖沙咀漆咸圍開了第一家酒吧「WindMill」。

「香港舞廳在70年代尾開始式微,有人唱歌、猜枚會很吵;相反安靜、適合聊天的酒吧很少。」那時Raymond英文不算很好,卻偏偏對英國情有獨鍾,「每隔三、四個月就飛去英國,那裡的酒吧很安靜,裝修別緻。」他找來在英國讀書的設計師,對方愛品酒,便將餐廳設計成穀倉,取名「The Barn」,自1988年起,The Barn系列在港島區不斷擴展,包括The Barn、The Barn II、The Barn III及The Barn VII,「唯獨沒有Then Barn IV,不想被叫Barn死。」

由首間WindMill,至後來的The BARN系列,全盛時期共有5間分店。(鍾偉德攝)

改建商場酒吧結業無奈 老闆:緣滅就散

酒吧全盛時期,Raymond每天要到各個場巡視,客人酒後鬧事是常有發生的事,「飲醉嘔的人很多,姐姐(清潔員工)每日都要不停拖地,現在三個月都不會拖一次。」自2009年本港酒吧施行禁煙後,生意一落千丈。面對業主大幅加租,The Barn系列相繼結業,僅剩下銅鑼灣謝斐道的The Barn II。他憶述近7千呎的The Barn II曾兩度大改裝潢,初時酒吧枱放在場內最入邊,靠近廚房方便排水;五年前則搬近門口,「讓客人一入來就看就吧枱,更有酒吧感覺。」

四個月前,業主通知他們將信諾環球保險中心一至三樓的商舖改建為商場,他們無奈於下月11日結業,「原本打算續約後再重新裝修,我們每五年就會裝修一次,給食客新鮮感。」這裡的一枱、一櫈、一燈均是Raymond親自挑選,「環境偏昏暗,會令人感覺舒適,自然飲多兩杯。尤其暑假、聖誕節最多學生,近七成是女士來聊天。」問及會否不捨,Raymond卻淡然說:「緣起就聚,緣滅就散。」不過,他指會物色合適商舖繼續做酒吧餐廳,但不會再用The Barn名字,30年的老店就此成為歷史。

酒吧的所有擺設,均由兩兄弟並同選擇,每一樣充滿心意,並見證酒吧歷史。(鍾偉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