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車保蝕多賺少 欠新血換舊人 一文拆解的士業如何陷惡性循環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的士保費連年加價的問題縈繞多年,的士業界叫苦連天;保險業界則曾指出,的士保險業務過去16年中,曾有11年錄得虧損。市佔率達六成的龍頭公司泰加保險,近日更通知的士業界,停收新保單,更令業界憂日後難以投保。
的士車保問題背後,揭示本港的士業正陷入的惡性循環,收入低、風險高、欠新血,正將行業推向老齡化;欠新人入行,司機駕駛態度即使有問題,難有有效機制管理,行內害群之馬無法淘汰。今屆立法會曾成立小組委員會探討的士車保問題,總結出包攬訴訟猖獗、及司機駕駛安全兩大問題,致的士保險業務索償成本增加。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說,近年無人入行當的士司機,「十個杯得九個蓋」,即使得知部份司機意外率高,但要踢走仍有難度。資深司機則說,司機收入不理想,車行又只「掛住收租」,終招致目前困局,形容整個行業都需要重新洗牌。

的士保費增,立法會的聯合小組委員會歸究於包攬訴訟及的士司機駕駛安全。(資料圖片)

的士保險保費高昂,按立法會文件數字,去年綜合保險(全保)保費約3.4萬元,第三者保險平均保費為2.6萬元,而有關保費亦較前一年同期升約兩成。的士業界叫苦連天,惟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今年接受電台訪問時曾指,的士業保險產品推出16年,就有11年是蝕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財經事務委員會,今年曾組成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討論的士業界保險費高昂問題。小組委員會在研究報告指出,本港的士保費高昂,主要因的士保險業務持續錄得虧損,歸究部份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及保險詐騙和包攬訴訟個案所致。

的士綜合保險業務 過去5年有4年錄虧損

參考保監局數字,過去5年的士綜合保險的業務承保利潤一直下跌,甚至在於2017年起錄得虧損,即使去年情況有所好轉,但仍然合共蝕逾4千萬元。

(香港01製圖)

翻查運輸署及警務處數字,過去5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有逾4000宗,至去年回落,但仍為全港意外率第二高的車輛類別,每千輛的士中,就有213輛曾發生意外。小組委員會的報告建議,車主或車行聘請駕駛紀錄良好的司機,以減低保費。

缺新人入行 車主少揀司機

周偉強說,在職的士司機的平均年齡由兩年前的58歲,上升至現時60歲,「即呢兩年冇改善過請司機情況」,指部份的士司機駕駛態度問題「唔通我哋唔知咩」,但指欠缺新人入行,「十個杯得九個蓋,仲揀司機?架車晾喺到,(車主)冇錢還比銀行」。

周說,的士已4年沒有加價,即的士司機的收入無法增加,「一個工種4年冇人工加,點吸引到人?」他認為的士本為個人化交通工具,提供獨立空間與乘客,本就不應以大眾化價錢提供服務。

的士意外的包攬訴訟問題亦相當嚴重,今年7月,警方亦拘捕一名巴裔男子,涉駕駛電單車期間,與的士相撞受傷,其後向涉事的士第三者保險的保險公司索償合共300萬元,保險公司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子的陳述與事實不符,懷疑有詐騙成份。

就包攬訴訟問題,周國強說,已與保險業界落實多項措施,如裝行車紀錄儀,而政府亦正準備修例,讓法援受助人不能指定律師代表,期望可有助減少包攬訴訟。不過他說,裝了行車紀錄儀後,仍要觀察明年的索償額有否下降,估計需約3年時間才能下調保費「唞一唞到氣」。

的士司機短缺,車主不敢把保費成本完全轉嫁到車租。(資料圖片)

資深司機︰司機收入不理想 車行又只掛住收租

現時的士車保的開支,一般由車主負責。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關沃華表示,少人入行之下,車主不會向司機開刀,將相關成本透過加車租反映。在車求司機的情況下,有司機更向車主明言「你再加租就劈匙」,更遑論引入的士司機自行購第三者保險的做法。

關認為保費增加的現象,只是反映目前整個的士行業出現問題。司機收入不理想,車行又只「掛住收租」,未有改善行業環境,運輸署又抱「唔做唔錯」心態,令的士業風氣差。他形容現時的士業「阿豬阿狗,唔使按金都可以入行」,導致出現意外率高及包攬訴訟問題。他說,整個行業都需要洗牌,要教育司機,如何做好服務業等。

立會小組委員會報告倡採用車隊管理

立法會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曾為解決保費高企問題提出建議,認為運房局可制訂政策及措施,鼓勵的士業界採用車隊管理,並加快審批的士加價申請,讓的士司機有合理收入吸引新血。報告又期望警方、法援署、社署等打擊保險詐騙及包攬訴訟等,希望可以降低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