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男子照內窺鏡休克亡 家屬質疑無麻醉科醫生在場下用藥

撰文:曾凱欣
出版:更新:

「聽日就係平安夜,大家都可以同自己屋企人慶祝,我只可以等我小朋友瞓著覺,望住我先生嘅遺照掛住佢。」聖誕節將近,原本是一家人歡聚的日子,但黎太與她的一對2歲和5歲的子女則永遠未能如願。

黎太的丈夫黎紹康,於5月期間到尖沙咀一間醫療中心求診,獲外科醫生安排進行內視鏡檢查,惟醫生指病人在過程中突然休克,送院搶救後不治。家屬質詢,涉事的醫生在沒有麻醉科醫生在場下使用麻醉藥物,以及衞生署未能確認該醫療中心是否按《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持有相關牌照,要求署方調查。

衞生署回覆查詢時指出,根據記錄,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5樓1526-29室」的處所未曾領有日間醫療中心牌照。然而,一間早前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3樓1310室」名為「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 的處所,則曾於2021年1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持有日間醫療中心暫准牌照。

黎太太(圖左)就事件向社區組織協會求助,並提出三項質疑。(蘇煒然攝)

43歲的黎紹康,年初因胃氣問題,在保險代理介紹下,於5月27日到位於尖沙咀的「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求診。經初步檢查後,醫生診斷其有胃痛、打嗝及排便不規律問題,建議他進行食道胃十二指腸及大腸內視鏡檢查。黎於檢查前一晚按照醫生指示,進食流質食物及飲用醫生處方的瀉藥及通便藥。事發當日,檢查由原訂12時延至1時開始,死者兄長按約定時間約12時50分到達該醫療中心等候弟弟檢查完畢。

根據家屬的說法,中心護士於1時20分呼叫黎紹康的親屬是否在場,其後兄長被安排至一間房間等候,當時護士並未有交代事件。等候約十分鐘,當時一名醫生向兄長表示,在檢查期間黎紹康突然休克,已進行搶救及召喚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經搶救無效,於下午約3時證實不治。

家屬:呢一刻我都覺得自己發緊夢,冇諗過會發生呢啲事

黎太指,丈夫最大的心願是需有健康的身體,「睇住一對仔女長大,呢個係一個平凡家庭嘅平凡心願」,故丈夫察覺身體不適,便到診所求醫,不料「最後變成奪命意外」。她又形容,「到而家呢一刻我都覺得自己發緊夢,我而家都喺度諗係咪我一瞓醒,所有嘢會回復原狀,我真係冇諗過會發生呢啲事,我嗰女每日都仲問我爸爸幾時返。」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黎太不忍落淚,她指當日正在上班,收到丈夫兄長的信息時當下腦海一片空白,「我咩都諗唔到,我一路行去搵的士一路諗,係咪真係發生緊呢啲嘢,係咪會冇事㗎…?但好可惜我去到醫院嘅時候,我見到已經係佢嘅遺體,佢唔可以再同我講嘢,亦都唔可以再攬佢嘅小朋友。」她唯一希望為丈夫的做事,是查明事件責任,「我希望為我先生尋求公義,我唔可以比佢死得不明不白」。

黎太表示,「希望為我先生尋求公義,我唔可以比佢死得不明不白」。(蘇煒然攝)

家屬質疑涉事醫療中心牌照是否仍生效

黎太其後向社區組織協會求助,並提出多項質疑,包括現時日間醫療中心在《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若需進行內窺鏡程序,則必須申領牌照。幹事彭鴻昌指,曾就事件向衞生署查詢中心的註冊情況,衞生署其後回覆,該中心曾經申請暫准牌照;但追問到牌照情況,衞生署則表示需要再作調查。

該《條例》的有關罰則於明年6月30日實施。彭質疑,中心為死者進行檢查時是否有相關牌照;而在相關罰則未實施之前,該中心若視為無牌經營,是否仍須負上責任。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質疑,中心為死者進行檢查時是否有相關牌照;而在相關罰則未實施之前,該中心若視為無牌經營,是否仍須負上責任。(蘇煒然攝)

施用麻醉藥時疑未有麻醉科醫生在場

另家屬指,黎紹康先天患有左心瓣倒流及因鼻道狹窄曾經進行擴闊手術,並曾患有肺結核。在手術時,醫生使用麻醉藥異丙酚進行麻醉。彭鴻昌指出,根據他翻查藥廠發出的藥品指引,應該由麻醉科醫生或深切治療科醫生使用該藥物,以及持續監察病人的心肺功能;惟在中心提供與家屬的術前清單,在麻醉科醫生該項為空白。他質疑,該名醫生是否曾接受內科麻醉訓練,以及該醫生疑未有按照藥物指引施用麻醉藥。

協會質疑醫療紀錄與急症室紀錄不脗合

彭鴻昌指,翻查中心提供的醫療紀錄,醫生於12時57為病人進行麻醉,至1時03分發現死者沒有心跳及呼吸,並開始心肺復甦,但有紀錄脈博為42,於1時18分再為病人繼續進行心外壓,並於1時20分為其注射腎上腺素。

但根據醫生向急症室提供的紀錄,指於1時15分抽出胃鏡導管,發現病人缺氧。他就質疑,為何醫生在發現病人無心跳及呼吸,相隔10多分鐘方抽出胃鏡導管;以及當時胃鏡導管仍在口腔內,如何為病人進行心肺復甦,質疑醫療紀錄上的搶救時間,與醫院急症室紀錄並不脗合。

死者遺下一對分別為2歲及5歲的子女。(家屬提供)

涉事中心稱事件進入法律程序、不方便透露

黎太已就事件向醫委會及護士管理局投訴涉事的醫護人員,死因庭亦已就事件要求警方調查。記者亦曾到涉事的「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查詢,惟負責人林小姐指,事件已交由律師處理,並已進入法律程序,不方便透露;記者致電涉事的醫生,由護士代為接聽,指醫生正在繁忙暫未能回覆。

警方就指,於6月10日下午約1時20分,接獲醫療中心一名職員報案,指一名43歲姓黎男子在廣東道5號一醫療中心接受身體檢查期間昏迷。人員接報到場,該名男子昏迷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救治,其後被證實死亡,案件列作「有人暈倒-送院時死亡」。 尖沙咀分區雜項調查小隊正就事件進行調查,在完成調查後,警方會向死因裁判官提交死亡調查報告。

衞生署指出,根據記錄,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5樓1526-29室」的處所未曾領有日間醫療中心牌照。然而,一間早前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洋中心13樓1310室」名為「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 的處所,則曾於2021年1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持有日間醫療中心暫准牌照。 截至11月30日,該署共發出61張日間醫療中心牌照及154張日間醫療中心暫准牌照。

該署稱,麻醉劑屬藥劑製品,須按香港法例第138章《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註册,才可在本港合法管有及銷售。 根據紀錄,本港的註冊藥劑製品名單中有三款名稱包含「 PROPOFOL-LIPURO」的產品,全屬處方藥物。一般而言,處方藥物可由註冊醫生為提供醫療而供應,或按照醫生處方在註冊藥劑師監督下在註冊藥房銷售。

該署收到涉嫌違反藥物條例的情報,會即時展開調查,需要時會與其他執法部門展開聯合行動,如發現任何違規行為,定會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