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專訪】29歲成港區總經理 咖啡室開會起家 團隊3人變百人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Uber進入香港短短幾年,就憑其創新意念改變交通市場生態,想不到其「幕後團隊」大部分均是本地年輕人,香港區總經理佘雋知(Kenneth)現年只不過29歲。Kenneth在香港成長、外國留學,之後回到香港工作。無意中在外地接觸到Uber後,Kenneth和幾名合作夥伴一手一腳將Uber引入香港,「當時只有3個人在咖啡室開會,到今天公司上下已有近百人工作」。

Uber現時租用禮頓中心辦公室,團隊約有100人。(林若勤攝)

Kenneth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自己是土生土長香港人,「好好彩考到獎學金可以到英國牛津大學讀書」,完成土木工程課程之後回到香港從事金融業。當時他就已經在思索,「身為香港人到底可以為香港做什麼?」

幾年之後,他在外地接觸到Uber,雖然自己並非「交通業出身」,但就認為透過手機程式連接的「共乘概念」應可在香港落地生根,「香港人平日都愛用手機程式,去玩去溝通,Uber應該work。」

2014年,Kenneth正式成為「開荒牛」,和另外兩名夥伴開始將Uber帶到香港,他憶述指:「當時我們三個人沒有正規辦公室,開會亦只能到咖啡室。我們自己落手落腳度橋、派傳單,慢慢一步一步建立品牌、擴大團隊。」Uber近日搬到銅鑼灣禮頓中心辦公室,公司上下已有近百人工作。

佘雋知表示,Uber在香港服務漸趨多元化,未來亦會研究引入Uber Pool。(林若勤攝)

積極研究泥鯭Uber 暫無時間表

談到公司發展,他認為Uber本身在外地已經成功建立強勁品牌,引入香港時亦感到「市民接受程度都好高」,「一下子就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他說Uber在香港業務逐漸多元化,「香港人坐車可以有多好多選擇」,既有較高檔Uber Black及平民化的Uber X,近期亦推出專為行動不便人士而設的Uber Assist。至於外地已經推出的「泥鯭Uber」Uber Pool,香港方面亦有「積極研究」,但暫時並沒有落實的時間表。

事實上,在Uber工作的員工亦非常年輕,市場推廣經理梁逸謙(Toga)認為公司管理架構簡單,讓前線員工有較大發揮空間。社區及關係支援吳美慧(Margaret)則指,自己入職不久便有機會負責Uber Assist項目,「和之前工作的公司相比,溝通較直接。」兩人均不約而同表示,不擔心Uber法律爭議,認為全球不少先進地區都已有法例規管,相信是「全球趨勢」。

吳美慧(左)及梁逸謙均表示,Uber管理架構相對簡單,員工可直接負責不同項目。(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