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廁所智能化 提升衛生程度更加強城市歸屬感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公眾地方的洗手間往往予人骯髒污穢之感,加上部分公共廁所地面經常濕滑又及不時傳出異味,令一般市民都敬而遠之。政府近年致力改善公廁環境,包括舉辦公共廁所設計比賽,期望提升公眾對公共廁所的觀感;當局亦大力推廣公共設施智能化,有醫院早前推出智能化廁所的先導計劃,廁所設溫度及濕度感應器,會按需要加大抽氣量等,讓市民有更優質的如廁體驗,長遠更有助提升大眾對城市的觀感。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上任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

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快,甚至有指家居廁所的去水口位置亦成為病毒傳播的渠道,疫情期間筆者亦曾不時接受傳媒訪問討論此議題,解說關於如煙囱及擾流效應、垂直或橫向等播疫途徑,可見廁所衛生情況不容忽視。

除了私人洗手間,公共廁所的衛生問題同樣受到關注,因過去有研究指,公共廁所的整潔程度除了影響環境衛生,亦與使用者的習慣有相互影響,若一所廁所清潔又有足夠廁紙等用品,使用者會比較愛惜設施,長遠而言對整個城市亦較有歸屬感,給予市民及外訪者有一個良好的體驗。

因此,早於疫情爆發以前,本港政府已有計劃去提升公共廁所的整潔度及衛生程度等,如數年前政府曾舉辦名為「廁世代」的公廁設計比賽,希望集思廣益去改善現時公廁的設計,亦有助推廣善用公廁、愛護公共設施的文化。為改善廁所環境,當局亦曾進行公眾諮詢活動,如舉辦「請廁教:香港公廁再發現」設計思維項目,邀請相關公廁持份者、工程業界及設計業界等,聽取他們對改善公廁設計的建議。

筆者當年曾是公廁設計比賽的評審之一,選評各方作品時發現,不少作品超越了傳統思維,如有設計集中處理氣味問題,有人想出將一般放於公廁地上的倒轉「哨子形狀」乾風機,藏於地下設有細長出風口的矮櫃內,令抽風機不會外露,需要時可隨時開啟令地面保持乾爽,風機又不會擋著廁所通道影響使用者。

另外,有人提議在公廁洗手盥上鏡面暗藏液晶顯示屏,以展示重要資料如天氣情況,如若公廁位處鐵路車站內,顯示屏更可展示列車到站及出發時間等資料,大大方便市民。整體而言是次參賽作品設計創意十足,大都是以人為本、採用更具成本效益的組裝合成或模組化的建築設計,既美觀又實用,亦加入了智能科技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一般公廁,部分使用量較高的醫院廁所,亦花不少人力及物力才可令環境較如理想。當局見及越來越多設施以人工智能科技技術,早前在九龍一所大型醫院試行名為「智聰廁」先導計劃,以智能科技去改善其中一間位於分科門診的廁所,「豐富」患者及市民對醫療服務的體驗。

該廁所過去因使用量高,為更好改善衛生情況,洗手間引入了空氣監察系統,定時監測溫度、濕度、臭味和懸浮粒子等,若濕度較高等,廁所內的抽風機會自動運作,加大抽風量以確保環境清潔乾爽;為方便使用者,廁所門口的顯示屏亦可顯示廁格使用情況。管理方面,當局亦會善用智能系統,以大數據分析不同時段的使用率、消耗品用量和清潔服務表現,以協助他們規劃清潔人手及補充消耗品的時間表等。

該先導計劃仍在試行當中,若反應好,希望考慮可以能進一步在其他醫院推廣;同時政府亦曾進行類似的公廁研究,期望能整體提升公共廁所質素,加強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的城市形象。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亦剛剛卸任工程師學會會長一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