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高速進步推動工程技術急劇發展 讓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元宇宙」概念的出現近年成為社會熱話,令虛擬技術發展越趨受到關注。其實虛擬實境技術屬人工智能的一種,是新興工程學科,近年亦廣泛應用於工程及相關電腦模擬之上,包括用於由建築設計、多維空間繪畫圖則、施工計劃,以至建造過程及維修保養等。工程人員透過新科技可模擬自己身處尚未建成的建築物內,甚至透過高階電腦去將風速、日照等大自然數據集合及精確運算,變成建築與工程設計方案的好幫手,相信日後即使更多工程及施工上的奇難雜症,亦難不到工程建造業界。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上任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

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分為多個階段的演變及進化,最簡單如一般機械的運作,例如冷氣系統設有感應裝置,當室內溫度達至某一度數後,冷氣便會自動開關等,都可算是人工智能的初階。至於第二級別則屬行為模式較多樣化的智能裝置,例如一般家居有機會使用到的「掃地吸塵機械人」或系統類似手機語音助手的「聊天機械人」等,此類智能裝置不涉及較多資料的電腦系統分析,主要是根據設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作出相應反應。

至於第三階則為機器學習一類的機械人,自動就資料進行分析及比對,從中學習相關規律,一般多涉及使用大量數據作分析,例如以往有棋藝高手會與機械人對弈,此類隨時打敗國際棋手的「捉棋機械人」便是較為進階級別的人工智能。

至於再進一級則涉及電腦進行深度學習透過分析數據,從此自行發現相關任務的規律等,例如現時有私家車已設無人駕駛裝置,此類機械人能透過分析影像及聲音等各種數據進行自動駕駛,機械人需具備深度學習能力。

其實工程界過去多年隨科技發展,一直有使用不同類型的人工智能協助建築工程設計及施工,包括日趨普及的建築信息模擬等。筆者早年攻讀博士學位時,曾就電腦模擬醫院病房通風設施的運作,對周邊環境數據作病房通風效率作分析,去優選隔離設施的設計方案;至近月亦聯合不同硏究者撰寫論文,提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去處理冷氣機組操作運算,以大數據去估算機組效能及環境因素等如何令冷氣機運作達至最佳節能效果,相關文章近月獲國際期刊登。

眼看科技推陳出新,發展之快令人驚嘆,筆者倒想起自己年少時讀工程系的初心,除了受父輩影響,亦與未知的科技有關。記得印象最深刻是一套1966年播出的外國經典劇集《星空奇遇記》,小時候對畫面內聞所未聞的太空航空科技有無窮想像,激發自己攻讀工程系的信心;也想起年少時看過一齣早在1962年拍攝、由昔日童星馮寶寶所演的粤語片,當時無線電話仍未面世,戲中她提到自己母親埋怨找不到忙於外出工作的丈夫,就在想像若果父親可以有個隨身攜帶在口袋中的無線電話,母親便可容易隨時聯絡到父親。

當時就讀中一的筆者,因此受到馮寶寶戲中片段啟發,開始自學、並花盡零用錢購買零件去自製對講機,不時流連鴨寮街,結果成功製作出透過無線電傳送聲音的對講機,是相當有趣的回憶;筆者也跟和朋友們分享過這經歷,及後更看過有作家在專欄中問及無線電話手機可能是馮寶寶發明的?

現在回想,昔日從沒想像過電話可以如此方便,現時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在手,今日再天馬行空的想像,也許明天亦會隨著科技發展而夢想成真,相信工程界亦可透過突飛猛進的科技,讓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這些工程上應用先進科技的高速發展,亦會是吸引更多年青人對工程學感興趣及投身工程專業的契機。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亦剛剛卸任工程師學會會長一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