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恒生大學:不過份追求「硬指標」 為年輕人創上流空間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早年香港只有最頂尖的小部分人可以入讀大學,獲認可的私立院校寥寥可數。「2018 年恒生管理學院正名為大學,在許多人眼中,曾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香港恒生大學(恒大)校長何順文認為,高等教育得以普及,既體現教育機會均等,又有助社會進步。他期望教育同業秉持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要過份追求狹窄硬指標,為年輕人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鄭子峰攝)

回顧過去二十五年,他指出本地教育發展有兩大分水嶺。首先是千禧年初,時任特首董建華增加公營大學學位、開辦副學士課程,擴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其次是2009 年,政府開始審視私立大專院校的重要性,並將教育列為六大新優勢產業之一。

何校長認為,這項轉變別具意義。「多項數據顯示,教育程度與未來職位、收入高低有明顯關聯。」他認為大學生人數增加,對香港社會發展有長遠影響。「高等教育是學生上流發展的契機,因此年輕人只要達到入學的基本門檻(中學文憑試『3322』成績),都應該享有讀認可學士課程的權利,從中探索自身價值志趣,發展知識技能以投入社會。」

除了人才培訓,為配合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教育模式需要與時並進。有別於其他大學,他指出,恒大一直採用獨創的「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着重跨學科技能學習,培養明辨思維、創造力等核心能力,同時強調師生聯繫,將重心放於本科生的學習需求。「恒大採用較小班教學,每班約三十人,希望提升課堂互動,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亦非常密切。」

他強調,學術研究固然重要,但學生全人發展才是重中之重。「學校不止啟蒙學生的事業導向,更促進他們發掘個人潛能,建立自我價值。工種硬知識經常更新,但思考能力、創新力、人際溝通、領導才能等核心能力則終生受用。」他認為,未來學生除了掌握明辨思維、創新、溝通、協作等軟技能外,亦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認真專業投入,和人文關懷的素養。

大學應助解問題 平衡發展減矛盾

何校長於八十年代投入教育界,先後在不同大學任教。他留意到,現時大學有點太着重指標化,資源經費往往過份投放於撰寫學術論文,從而提高國際排名,「香港學術水平整體上的確有所提升,但我們要讓教研兩者取得適當平衡,更要着重激發年輕學生的潛能和對本土社會的貢獻。」

常言道,學校是社會縮影。「作為國際金融樞紐,香港也不應只側重經濟數字,同時要關注弱勢社群,創造社會上流空間,減低貧富懸殊。」他表示,沿用舊有發展模式,容易製造社會矛盾,「現時在香港打工較難向上流,公司高層應該向年輕人提供多元發展機會,政府也要展示公平的社會制度。」

舉例說,何校長一直積極提倡上市企業盡量減少用公司股權獎勵高管,避免他們過於關注股價,反而應該留意不同持分者聲音,與全體員工分享成果,替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展望未來,他希望政府耐心聆聽年輕人想法,甚至更多主動釋出改革善意,與院校、民間團體和商企於民生、社區、文化等多方面多跨界合作,一起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公平和諧的社會。

(圖片由香港恒生大學提供)
(圖片由香港恒生大學提供)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