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四個情況不宜使用血氧計 醫生提醒不能取代自身感覺

撰文:陳栢麟
出版:更新:

疫情下確診隔離時患者須密切監測身體狀況,其中一種需要監測的參數是血液中的含氧量,近來市面陸續出現不少指式脈搏血氧定量計,消委會例舉出四個不適合使用血氧計的情況,包括身體病患、手部狀況、指甲狀況及量度環境等,又提醒不能只依賴血氧計的數值為健康指標,亦不能取代臨床病徵或症狀觀察的重要性,而兒童使用血氧計時務必有成人在場指導。

消委會例舉出四個不適合使用血氧計的情況。(消委會圖片)

最平血氧計賣85元 不宜同一時間同一隻手量血壓及血氧

消委會於四月檢視市面上指式脈搏血氧計的零售價,介乎85元至超過2,000元,相差逾22倍。消委會例舉出四個不適合使用血氧計的情況,包括身體病患,例如心律不正或心房顫動、手震,會影響讀數;手太冰冷、太濕、指頭有傷口都會影響量度,又建議不宜在同一隻手同時量度血壓及血氧。

塗了指甲油或佩戴了美甲產品、指甲太長亦是不適合使用血氧計的情況,因會妨礙手指放在儀器內正確的位置,令光源射向手指的位置有偏差;至於量度環境方面,要注意量度的環境不能太光,以免影響儀器的探頭收集到的光度。

▼部分不適合使用血氧計的情況▼

建議用血氧讀數最高數值手指來量度

消委會提醒,指式脈搏血氧計所顯示的血含氧量只是監察身體狀況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甚至出現誤差,不能只依賴血氧計的數值為健康指標,更不能取代臨床病徵/症狀觀察的重要性。

香港醫學會代表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黃敬恩建議,消費者購買一部新的血氧計後,可試以不同的手指量度,比較不同手指得出的血氧讀數,以後便使用得出最高數值的手指來量度,方便比較。

消委會提醒,血氧計只是監察身體狀況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消委會片段截圖)

他續指,就算沒有血氧計大眾亦可留意日常體能活動中的感覺,例如行樓梯,如果一向能連續走數層樓梯也沒氣喘,但突然走一、兩層已經感到氣喘,便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先兆。他又提醒,患者自己有否感到不適是最重要,而非只依賴血氧計的讀數來判斷,血氧計並不能完全取代患者自身的感覺。

市面發現有產品編號與登記不符 已交衞生署跟進

消委會又提到,在零售店發現,其中一款標示有衞生署醫療儀器科的編號(HKMD Number),與署方網頁上的產品名稱並不對應,只有本地負責人的公司名稱相同,相關產品資料已轉交衞生署跟進。

消委會強調,自願表列制度採用將近20年,並認為應引入法例嚴格規管,以保障醫療儀器的質素,又指在歐洲供臨床診斷使用的血氧計會視作醫療儀器並須受到監管,製造商需要在包裝和儀器標示有效的批核標誌,並報告涉及其醫療使用而導致的嚴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