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景帶來「電玩」刺激感 工程科技躍進助吸引新血入行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可想過工程設計系統和電玩遊戲都有相似之處?科技進步下,令看來傳統的樓宇建造設計和維修保養工作可變得更有趣。筆者上文提到建造業界近年面臨人手荒,連工程師等專業界別的人手亦會求過於供,加上觀感上工作環境未如理想,亦降低新人入行意欲。筆者認為除了要改善從業員待遇及前景,當局可考慮加大力度推廣創科發展,鼓勵大學畢業生投身非傳統工程項目,如加入更多使用虛擬實景等技術及人工智能、電腦模擬等系統的工程公司,增加工作吸引力從而提升新血入行興趣。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面對人手不足問題,政府、各大專院校及相關學會等過去均有下功夫,以不同辦法吸引新人入行。如他們會到大學、中學以至小學及幼稚園去向學生及家長推廣工程行業及提倡相關的教育工作,亦大力推動STEM(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及 STEAM (即在STEM加入藝術元素)等跨學科的創科教學內容和模式。但筆者認為現時各個持份者均「各有各做」,或難高效及快捷地改變整體現況。

因此,若能成立一個平台去作統籌,各方可互通數據信息,如以現行及預見的公、私營工程量及時間表去勾劃出各專科專項工種所需人手,審視未來每年培訓所得的人手資料,預先審視各學科是否及早需要加大陪訓及增設先進科技配合課程,或提早安排引入更多外地專才。由此構建以「結果為目標」的行動模式,引領教育界、各學會及建造業相關持分者,整合不同方式去增加年輕人們對工程學科的興趣,吸引他們報讀及投身工程界,均是重要的整體化聯合工作。

筆者認為,要增加業界吸引力亦應多向創科發展,如鼓勵學生投身非傳統工程項目,包括應用創科或虛擬實景等技術。其實工程設計上的虛擬實景電腦模擬分析技術與電玩遊戲的模擬場景以至「元宇宙」概念甚為相似類同,故科技運用亦可提高年輕一輩入行興趣,是幫助本港邁向「智慧城市」的成功要素。筆者與中學生交流時了解到,學生或會擔心自己不善繪畫難以入行,但事實並不然,如不少年輕人都愛好電玩遊戲,事實上他們已經由此「鍛練」出具備工程師的特質,解決工程問題就如面對遊戲中的挑戰,迎難而上總有解決辦法。

此外,本地學會與各國際地區為互相加強工程師等跨地域流動性,早已簽署了不少「工程專業互認協議」,因此外地專才在毋須經繁複審核程序下能夠到港工作。筆者認為當局及相關機構應加強於對外地或內地宣傳,並考慮提供相關生活配套以強化本港吸納人才的能力。據報過往5年透過「一般就業政策」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工作人士,平均每年各有逾千人,而面對人才短缺,本地公司更有需要輸入更多合適專才以應付業務需求。而筆者早前獲選為國際性工程相關組織Seoul Accord (SA) 及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st Agreement (IETA) 的副主席,亦有向海外宣傳及推廣業界情況,歡迎更多外地專才到港工作。

提升本港工程師地位亦不容忽視,因「工程師」此名稱於本港並未如醫生、律師或建築師等被大眾認知為專有稱呼,而在1990年始生效的法例下所設「註冊專業工程師」審批制度,工程師須考取相關資質與其經驗獲得認可才可宣稱獲「註冊專業工程師」,但一般「工程師」則沒有所規定。筆者認為此制度需讓更多人認識,而礙於制度所限,長久以來只要是從事工程工作者,無論註冊與否均統稱為「工程師」,故極有需要為「註冊專業工程師」的專業資格去做更多推廣。

筆者認為有此資格者不應只稱自己為工程師,應加以稱自己為「註冊專業工程師」,有助提升社會對業界專業職系肯定,可吸引年輕一輩入行,加強他們對行業的歸屬感,甚至以能加入成為「註冊專業工程師」行列作為自我人生歷程的肯定。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