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創工程震盪科研 為醫院重建擴建工程帶來契機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為解決長遠醫療需求,過去兩屆政府分別提出兩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共投資近5,000億元於不同重建及擴建項目,以求長遠增加床位及醫療設施,應付多年來不斷上升的治療需求。計劃中不少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本港土地珍貴,部分擴建或重建工程需在不關閉現有醫院設施下進行,故嘈音及震盪問題令不少工程師大傷腦筋,幸好當局成功委聘本港大學進行相信屬全球首創的工程震盪科學研究,令工程在不影響服務下完成,數據延伸演算出的程式更成為日後重建或擴建工程的重要參考。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政府在2016年時宣布預留2,000億元,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增加5,000張病床及進行多項興建和擴建醫院項目;至2018年政府進一步推出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當時政府公佈將撥款約2,700億元推行19個工程等項目,完成後料可提供約9,000張病床,足以應付直至2036年的預計服務需求。

政府期望大幅增加醫療床位及設備,但土地供應有限,難以動輒覓得土地興建全新醫院,擴建或重建醫院便成較快捷及容易落實的增加設施方案。不過,要在施工時確保現有醫院服務不受影響有難度,因為部分拆卸中的樓宇位置大多與現有醫院大樓甚為接近,甚至可能屬相連大廈,地基等施工時產生的噪音及震盪,對手術進行、使用顯微鏡及激光儀器等可能有一定影響。

據了解此情況令負責當時項目的工程團隊十分頭痛,當局曾招聘顧問研究震盪程度對醫院內手術室等儀器的影響,可惜因研究涉及機械工程師、土木工程師及岩土工程等跨學科,所需專業太過複雜,終未有顧問公司能承接研究。當局其後向各本地院校求助,最終聯同理工大學成立的跨部門團隊進行研究,收集不同環境與相關震盪數據,包括工程地基項目內與醫院關連的距離、土質、施工機械震動模式及強度,以至哪一種儀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幅度震盪等,再找出緩解工程對醫院服務影響的方法。

例如,當時為了令工程順利進行,曾透過研究數據所得,為部分病房受震盪影響的醫療儀器加裝合適防震桌等。當無法以防震方案處理時,則通過管理加以避開,如安排部分手術在某些地基工程時段停止進行,甚至將手術地點更改等,亦加入震動強度預警機制,最終工程亦順利完成。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更將收集到的不同數據演算為方程式製作成參考指引,若日後工程遇上類似情況,可透過數據代入方程式作分析,加快工程步伐。此項研究不但是全港首創,更相信是全球首個涉及有關工程震盪數據的研究,研究令理工大學團隊獲得校內最佳跨學系研究大獎,其後在國際上更獲得英國特許建築工程師學會頒發創新硏究相關獎項作表揚。

筆者認為香港本土此類特別的研究可為醫院等對震盪甚為敏感的建築物,帶來較精準的工程參考指引和基準,惠及公營以及私人工程項目,特別適合應對香港地少人多的情況,有關成果亦再次突顯香港擁有甚強的科硏能力,長遠對整個工程界帶來不少益處。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