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向學校派「Shall We Talk」KPI設限一年 原來有得解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列出110項指定項目指標(KPI),涵蓋政治濟經、社會民生等措施。當中政府計劃用一年時間,向全港中小學及專上院校派發「Shall We Talk」精神健康教育資源。

為何向學校派發資源,過程要一整年才能完成?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成員蔡海偉向《香港01》解釋,KPI提及的相關教育資源為明年新製作,故預料會派發到明年底,但其實今年內亦已有一批物資,應可派給所有學校。

+3

政府計劃用一年時間,在明年底前將「Shall We Talk」的精神健康教育資源派發至100%的小學、中學受及專上院校。對於為何派發資源要一整年才能完成?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成員蔡海偉解釋,相信所提及的教育資源為明年新製作,「Shall We Talk」 一直有製作不同的精神健康教育資源派發給各學校,而第一批物資在今年之內應可派給所有學校。

料醫院「拆細」預約覆診時間追KPI

就要求專科門診在2023年3月31日前有75%病人可以在60分鐘內見到醫生。有公立醫生表示,相關指標並非難以達成,「其實依加好多病人都係等50至55分鐘就見到醫生」,但認為相關指標只為見醫生及拿藥設指標是簡單化了病人看病的流程,「其實病人好多時仲要等抽血、等照X光」。他透露,知悉醫管局總部有監察相關輪候時間,正研究採取行政手段,如將預約覆診時間「拆細」,由以往每小時一批病人改為每半小時一批病人。

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電視論壇。(梁鵬威攝)

KPI遭質疑欠重點 學者:若完成七成睇落做咗好多嘢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硏究中心副主任葉偉光博士表示,綜觀逾百項KPI雖然涉獵了各項領域,但欠缺重點項目,個別目標亦未能顯示挑戰性及難度,「如果最終完成咗七成,睇落係做咗好多嘢,但可能唔係最重要嗰三成。」

▼10月19日 施政報告2022年重點▼

+13

國安宣傳品追2500萬view 「係乜嘢概念?」

不少KPI設有量化目標,在說好「香港故事」方面,計劃於2024年在內地及海外進行不少於5900次訪問、逾千次演說、傳媒訪問及會議,另外在推廣《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意識方面,目標在2024年網上宣傳瀏覽總次數不少於2500萬,比今年增加15%。

葉偉光指出,訂立KPI既重量,亦要重質,香港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對外推廣,「你無彈藥又點說好故事呢?講多兩三次就唔夠講喇」。他又指,網上宣傳品的點擊量高與低不代表甚麼,最重要是影響力,「2500萬係一個乜嘢概念,大家未必明白,少過呢個數係咪就係做得差呢?如果只有1500萬,但效果好好,好有影響力,又點計呢?」

▼施政報告公布改善民生政策和措施▼

+4

明年底前消除75%衞生黑點欠依據

葉偉光提到,部份KPI量化令人摸不着頭腦,例如政府目標在2023年底前,將衞生黑點消除至少75%,「咁點解唔係80%?點解唔係90%,要有依據,唔係空口講出嚟」;他續指,政府打算每年粉飾約十個公屋外牆,但未有提及原因,擔心淪為「門面功夫」。

▼施政報告就解決房屋及土地問題提出新政策▼

+12

學者評:多改善空間 僅僅及格

過往曾協助企業制訂KPI的葉偉光表示,企業一般會先比較去年度數據,再設定績效指標及訂立最終目標,「譬如企業盤算過,今年要將市佔率由1%提升至5%,先可以賺取更大利潤,就算是有效的KPI。」他建議,政府未來制訂KPI時可以分類重點項目、量化目標需與往過數據作比較、在講求量化同時亦要質化,方能讓政府及公眾判斷是否有效,他指這份KPI有不少改善空間,以私營企業標準,認為僅僅及格。

▼施政報告提出要「搶人才、搶企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