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創科發展 黃元山:生物科技倘創10%GDP 代表產值增3000億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踏入回歸祖國25周年,粵港澳三地合作更緊密,《香港01》今日(31日)舉辧第二屆「大灣區互聯共創研討會」,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指出,香港可以與大灣區城市協作,將產業鏈整合,各自發揮優勢帶動大灣區發展。

北部都會區將會發展成本港創新科技中心,黃元山表示,以生物科技為例,參考新加坡佔每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約5%至10%,香港如果能發揮同樣效果,相信可以額外帶來2,000億至3,000億元產值。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博士(中)指出,香港可以與大灣區城市協作,將產業鏈整合,各自發揮優勢帶動大灣區發展。(梁鵬威攝)

黃元山在研討會上指出,以往香港的創科產業採用「前店後廠」,轉型成「前研後產」,即由香港做研發,大灣區城市做生產,但因為當中涉及基礎及應用研究,因此需要將產業鏈整合,利用大灣區資料庫,再發揮港式管理,「唔係你負責呢個,我負責嗰個,而係大家喺各自層面一同參與。」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博士指出,香港可以與大灣區城市協作,將產業鏈整合,各自發揮優勢帶動大灣區發展。(梁鵬威攝)

倡推動政策「搶人才」 引更多資金「過河」

黃元山表示,《施政報告》提及要「搶人才」,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吸納更多人才、企業、生意、資金等,形成一個螺旋式上漲格局。他提出三個方案,本港需要一套具有力度的人才政策,才不至於令人才流向新加坡;構造一個創科生態圈,讓全球知名企業來港立足;制度上作出突破,令更多科研資金「過河」來港。

政府將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打造創新科技中心,黃元山指出,《施政報告》落實北都土地、人口及產業規劃,當製造到機遇,就能吸引企業注資,從而聘用更多本港專才,相信外界會對北都予以更高期望,「直啲講,就係要搵到錢,要有GDP產值,創造到高收入就業職位,不論人才或企業都能創造效益。」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博士(左二)指出,香港可以與大灣區城市協作,將產業鏈整合,各自發揮優勢帶動大灣區發展。(梁鵬威攝)

樂見政府將創科產業概念具體落實

黃元山舉例指,新加坡生物科技產業由無到有,發展到佔當地GDP的5%至10%,如果香港同樣要增加5%至10% GDP,就額外帶來2000億至3000億元產值,他樂見政府將創科產業概念具體落實,認為雖然未來會有挑戰,但認為如果能成功做到創科巨型生態圈,會為本港帶來很大機遇。

「大灣區互聯共創研討會2022」主題為「善用灣區跨境合作機制,拓展香港發展空間」,剖析粵港澳融合發展趨勢,當中如何產生協同效應,香港該如何把握機遇,做好規劃等。研討會嘉賓分別為騰訊雲港澳業務總監蔡毅海、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會長蘇祖耀、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

踏入回歸祖國25周年,粵港澳三地合作更緊密,《香港01》今日(31日)舉辧第二屆「大灣區互聯共創研討會」。(李澤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