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點評】財政儲備創新高 「量入為出」是合理抑或過時?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今個財政年度財政儲備料高達8600億元,是三十年來最高,相當於24個月政府開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近年惹來「守財奴」的批評,認為他縱使庫房水浸仍不願還富於民或承擔長遠開支。曾俊華則以「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回應各方批評,近年更多次預警香港長遠將出現結構性財赤。
到底「積穀防饑」和「藏富於民」應該如何平衡?審慎理財思維會否成為分配社會資源的緊箍咒?

曾俊華在預算案中,特別闢段落解釋財政儲備水平。(陳焯輝攝)

「量入為出」的理財哲學,多年來被財金官員視金科玉律,回歸時,這套規條更被寫入《基本法》。量入為出的信條,主要見於港府嚴格控制「經常性開支」的增長,即使經濟表現良好,歷任財政司司長都傾向提供一次性「派糖」措施,對增加「經常性開支」較為抗拒。這套機制可謂行之有效,在過去30年只有6年出現財赤。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基本法》107條

曾俊華經常掛在嘴邊的「量入為出」,其實源自殖民地的管治傳統。在港英時代,倫敦政府不希望殖民地出現財赤,而為宗主國帶來財政包袱,因此要求港府確保財政上自給自足。這個傳統延續到回歸後,前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梁錦松、唐英年均先後維持「財政儲備在相等於12個月的政府開支水平」。直至2007年以後再無沿用上述明確指標,改為「維持充足儲備」這個含糊說法。 [量入為出理財哲學-源自二戰後英國不願為港包底]

財政儲備創新高 量入為出哲學漸受質疑

但時移勢易,近年財政儲備逐年攀升,本年度財政儲備預計高達8600億元,相當於24個月政府開支,創歷年新高。社會批評政府是孤寒財主的聲音逐漸增加,甚至質疑為何不肯動用更多儲備推動長遠社會發展,應對人口老化等問題。

 

王永平:儲備水平應等於12-18個月政府開支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經歷過港英政府時代,熟悉政府內部運作。他認為,財政儲備相當於12至18個月政府開支,已經相當足夠 (以12個月政府開支水平為基準,考慮到本港經濟較波動,預留多3至6個月緩衝)。以今年政府開支計算,王心目中的合理儲備金額為最多6400億元,換言之,現時庫房已出現「水浸」情況,扣除合理儲備後還剩下2000億元供使用。他續稱,政府有空間撥出部分儲備解決長遠問題,特別是人口老化衍生的退休保障問題。至於曾俊華近年慣用伎倆,傾向用數百億元作一次性紓困措施,王永平直指曾的理財哲學存在矛盾,「一次性派錢係嘥錢」,質疑曾俊華既要「量入為出」,又要樂於「派糖」。

王永平認為政府應撥部分儲備推展全民退休保障。(林振東攝)

王永平指出,政府有能力動用部份財政儲備作長遠投資,例如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他以扶貧委員會退休保障諮詢文件的數據為例,指政府在文件推算「不論貧富」方案(即所謂「全民」方案)在未來50年涉及2.4萬億元總開支,須加稅或開徵新稅項始能應付。王永平對政府說法表示不滿,批評政府不考慮撥出數千億元儲備作全民退保提供彈藥,卻搬出「財政不可行」來封殺全民退保。

 

莊太量:儲備水平只夠抵禦一兩次財赤

但本港財政儲備的水平是「足夠」,不同人有不同演繹。有經濟學者為曾俊華護航,力撐財政儲備水平實際上並不高。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本港屬外向型經濟,加上稅基狹窄,薪俸稅佔稅收比例太少,政府收入側重波動較大的印花稅、賣地收入和利得稅。一旦經濟環境和樓市轉差,很可能出現赤字。因此,他認為8600億儲備只是「剛剛好,有一個浪來到可以頂住先,頂到一至兩次(赤字)」。他強調,基本法規定「量入為出」的原則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社會冀增加福利開支,首要之道是「開源」,政府須擴闊稅基,解決收入來源不穩定的問題。

 

(陳焯輝攝)

預算案演辭為儲備水平解畫

為回應坊間對庫房水浸的質疑,曾俊華在預算案演辭特別闢出5個段落作出解釋,稱「財政儲備是政府可動用的全部資金,未扣除必須承擔的開支,包括三千億元的工程承擔額,以及八千億元的法定退休金。」他特別提及,在1998年至2004年本港面對嚴峻經濟困境,有五年錄得財赤,當時一舉消耗了四成財政儲備,借此證明儲備水平並不如外界想像之多。他又解釋,政府有為長遠問題綢繆,包括撥出部分儲備及盈餘,成立「未來基金」作長遠投資,以備將來出現結構性赤字之需。

長期耗用儲備來應付不斷膨脹的經常開支是不可持久的。經常開支需要由可持續的收入來應付。為確保香港財政穩健,應付可能遇見的衝擊,我們必須恪守審慎理財、 量入為出的原則。
曾俊華在2016/17年財政預算案演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