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廚房揭秘 中菜總廚憶遇嘴刁客 燒鮑魚蒸乳豬「奇菜」饗客

撰文:曾向銓
出版:更新:

舉辦一場300圍的大型宴會,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年辦近400場宴會的會展中菜部行政總廚譚國聲說,單計會展26個廚房總面積,相等於一個十一人足球場,為做到菜式標準一致,廚房之間用對講機溝通,由主理廚師統一指揮烹調次序,儼如「工場」。
不過,譚國聲說,真正難度在是本地客特別多要求,如試過要求全新菜單,所有菜式是前所未見,曾試過烹煮燒鮑魚、蒸乳豬以迎合客人口味:「我哋香港人可以食到咩係新鮮雞、咩係冰鮮雞,但係去到巴黎,所有米芝蓮廚師都分唔到,其實呢樣嘢,香港人已經好叻!」

會展大會堂可辦180圍,容納2160人。(會展提供)

廚房靠對講機溝通 保各步驟同步

舉辦宴會非一蹴而就,譚國聲說要預留至少3星期訂購所需食材,宴會前數天開始準備。部分如魚類講求新鮮的食材,則留待宴會當日處理。採訪當日的夜晚正好舉辦一場小型宴會,雖然只是50圍,但廚師當天清晨6時半就要回到會展準備燒味,中午要處理鮮魚及其他食材,直到晚上10時用餐時間結束,才基本算是完成宴會。

記者來到其中一個廚房,兩個偏安角落、500公升容量的湯煲,已像普通家居廚房般大,另外還有數列蒸爐、爐頭、長枱等設備,與其說是「廚房」,倒不如形容是「工場」。事實上,會展26個廚房總面積達7000平方米,大如一個足球場;前年一間公司筵開362席的晚宴,就要動用多個廚房配合。廚房之間用對講機溝通,由主理廚師統一指揮烹調次序,確保蒸、炒、煮、炸等步驟同時進行,而各廚房在烹調前已分配好食材、調味等分量,務求做到菜式標準一致。

譚師傅形容,上菜如「打仗」,要爭分奪秒,現時團隊默契十足。(潘希橋攝)

上菜爭分奪秒如「打仗」

煮好菜餚,其後的上菜步驟同樣講求團隊合作。會展最大的宴會廳「大會堂」可延開180圍,容納逾2100人,但廚房分布不同樓層,為確保準時出菜,廚師要計算各廚房到大會堂路程所需時間,每道菜出爐前就要派人控制升降機,再用保溫「熱車」裝載食物,將菜餚送到大會堂4個出菜位;務求各餐桌的上菜時間一致,侍應間同樣需要用對講機保持溝通。譚師傅形容,上菜如「打仗」,要爭分奪秒,現時中廚團隊夾慣夾熟,「一個眼神,就知(大家)要乜嘢!」整個流程運作順利。

廚師蒸魚、放配料、調味步驟要一致。(會展提供)

研炭燒飽魚滿足嘴饞客

「有次客人話:一張菜單,所有嘢都要無人做過嘅。」譚國聲憶述這一個刁鑽要求,中菜宴會常見食材,如鮑參翅肚、豬雞魚等總不能不用,他遂改變煮法,參考順德名菜「均安蒸豬」,用五香粉、玫瑰露醃乳豬,原隻蒸熟;鮑魚則炆完放入炭爐燒,用雞汁配珍菌作芡汁;乳鴿去骨,但鴿身要「無穿無爛」,內裡放入八寶飯再炆淋。接著,就讓一樣是大廚的同事們試菜,收集意見去蕪存菁,再交由客人決定。

港人要求多因識食

菜式要創新、煮法要特別,該位客人正是食慣中菜的香港人,「本地人由細食到大,好專家架…我哋香港人可以食到咩係新鮮雞、咩係冰鮮雞,但係去到巴黎,所有米芝蓮廚師都分唔到,其實呢樣嘢香港人已經好叻。」 譚國聲到過內地、杜拜、巴黎等大酒店任中菜總廚,認為本地客多特別要求,曾有另一位客人要求整張菜單不要海鮮只要肉,於是他便特地搜尋各地名肉,與其他廚師研究煮法及「量產」的方法,「大型宴會同炒小菜唔同,小菜可以好精緻,大型宴會要考慮埋個流程、設備,唔可以有太多要用炒鑊、焗爐嘅菜式。」

分歧因烹調看法有別

無論量產抑或研發新菜,都極度講求團隊合作,但畢竟廚師們出身背景不同,各有風格,而廚房「火頭」處處,工作環境急躁,廚師間難免會起磨擦。譚師傅擔任中廚部行政總廚,工作不再只是對著爐頭,管理92人的團隊更講求人際關係技巧。他表示,廚師間的分歧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而是大家對烹調的看法,此時就要暫停他們工作,讓他們表述意見,自己再從中分析,做到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