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涉收回300公頃私地料成本達420億 須填塘90公頃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新田科技城的建議發展大綱圖今日(18日)出爐,整個項目佔地達627公頃,當中300公頃預留作「創新科技園區」。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當中約300公頃土地為私人土地,佔約項目的一半面積,日後需要收地。倘以每呎1,300元收地價計算,總成本將達420億元。當局續指,擬收回的土地中,有90公頃為魚塘,位處最大的兩幅創科用地,強調新田被山包圍,若要做園區式發展便要向內陸濕地擴展,將會透過發展三寶樹濕地公園作補償。
長春社批評,擬議發展的濕地敏感地區多達逾250公頃,影響是近10年來最嚴重範圍最廣,批評當局只提及填塘90公頃是「淡化影響和誤導公眾」,而濕地保育公園亦無法修復被分割的濕地,對生境會造成嚴重破壞。

上屆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當中包括在新田一帶建設「科技城」,並將連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合共300公頃的創科用地。(資料圖片)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擬議發展的新田科技城,有一半土地為私人用地,即約300公頃,日後將按照新發展區第一級的賠償收地,即每平方呎約1,300元,換言之,整個項目收地涉及419.79億元。

文件提到,發展新田科技城需要填平約90公頃魚塘,但將會透過修復和保育濕地和魚塘作補償,包括鄰近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彌補因填平魚塘所造成的生態功能損失,以及因發展新田科技城所造成的生態影響。

新田科技城的總發展面積達 627 公頃,大致由創新科技園區(黃褐色部分)和新田市中心所組成。(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截圖)

發言人表示,今次擬動用「尚方寶劍」《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的用地中,約90公頃為魚塘,較兩年前公布的方案多,選址為最大兩幅創新科技用地,強調擬劃為創新科技用地地皮為220公頃,90公頃佔當中「唔少地方」,「我哋都好強調呢個新田科技城係成個北都嘅重中之重,我哋想發展創科,我哋都覺得當中要有一定規模,睇返個地理環境,我哋呢度新田周圍都係被山包圍住,東邊又係,南邊又係,咁如果我真係想有一大片土地做到園區式發展,為我哋創科局帶嚟最大彈性,我哋就會覺得將發展範圍向一啲近住內陸嘅濕地去擴展係可行。

當局又強調,擬發展的魚塘中,有一半現時已荒廢或填平,日後亦會有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作緩解措施、提升該區的生態價值:「呢個保育公園都有成300公頃,佢雖然被我哋拎咗部份魚塘嚟發展,但佢仍然有返300公頃,剩係呢個三寶樹嘅公園。」

港府擬建設新田科技城,首階段發展將涉及新田公路 /粉嶺公路以北一帶,包括創新科技園區所在地,預計可於2024年底起收回土地。(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截圖)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左)。(資料圖片/林穎嫺攝)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表示,當局聲稱發展新田科技城需要填平約90公頃魚塘,惟根據其初步計算,今次受影響的濕地保育區佔地達156公頃,濕地緩衝區亦達100公頃,合共佔地256公頃,批評當局只提及約有90公頃受影響,是嚴重低估受影響範圍,質疑有「淡化影響和誤導公眾之嫌」。

她續指,今次是繼錦綉花園、天水圍、南生圍等發展後,近10年來濕地最大規模破壞,更是政府主導,批評是「極壞先例」,而填塘直接令濕地面積消失,與政府一直強調的「積極保育」背道而馳。

至於當局指,以保育公園作補償,將不會做到「面積」及「功能」上淨減少,惟她批評現時政府隻字不提補償濕地「面積」,而擬議發展亦會造成生境分割問題,質疑濕地保育公園補償成效,更批評當局在漁農署的研究仍未出爐前,便率先劃界,「令人質疑政府是要保育讓路。」

2021《施政報告》建議的創科及服務業中心(01研數所製圖)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