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自然徑串錯字|政府部門不能說的秘密 小事件變大新聞?

撰文:孔繁栩 呂穎姍 鄧康翹
出版:更新:

(採訪手記) 記者實在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一宗小事件、還是一宗大新聞?

小事件是:青衣自然徑多個指示牌串錯字,「自然」的英文「Nature」,變成了「Natuer」,「自然徑」應是「Nature Trail」,但「Trail」不見了。指示牌已豎立路旁一年多,一直無人處理。報道出街後,負責的政府部門找人把錯誤的指示牌遮蓋,準備更換,故事完了。

然而,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可能是更值得跟進的新聞:個別政府部門究竟願意對市民說甚麼,又決心隱暪甚麼?

7月27日,青衣自然徑的指示牌串字成「Tsing Yi Natuer」,而正確應是跟舊石雕和告示牌為「Tsing Yi Nature Trails」。(孔繁栩攝)

多個指示牌出現嚴重錯誤、放在路旁當眼位置一年多也無人發現,相信市民第一個問題便是:「為何這樣明顯的錯誤也看不見?事前是否有人驗收?誰人該負責?」由7月27日報道刊出開始,《香港01》三度向負責管理自然徑的民政事務總署查詢有關問題,包括:

1)涉事指示牌由誰人負責最後校對?

2)為何在查收時未發現出錯,是否涉及人手出錯?

3)政府部門是何時發現出錯?

4)有甚麼措施確保不再出現錯誤?

三次追問,換來的是幾乎一模一樣的答案,為求傳真,將其中一次回覆全文記錄如下:

「葵青民政事務處(民政處)負責青衣自然徑的保養和維修。民政處早前發現路牌英文串字有誤,正準備安排更換。本處會暫時遮蔽路牌的相關部分,並要求承辦商盡快進行更換路牌工程。我們亦會檢視全段青衣自然徑的路牌,以確保所展示的資料正確。」
民政事務總署7月27日回覆
+5

三問:誰人負責為何出錯 三答:已發現會處理

記者再三提問,無論如何修改提問方式,都只能得到差不多一樣的答案:

問:誰人負責、為何出錯?

答:發現錯誤,準備處理。

三問三答,官員的答案「始終如一」。究竟誰是牛頭、誰是馬咀? 如果是DSE考生答題,又該拿幾分?

第四次問:為何三次查詢都未能回覆,哪層級官員決定?

最後(8月4日),由於所有問題都得不到正面回覆,我們除了原本的問題外,還加問了一條:

「民政總署可否告知,為何過去三次書面查詢,均未有完全回覆所有提問?是由民政總署哪一層級官員決定不作回覆?」

如何回覆?仍然是:

「青衣自然徑的有關指示牌於2021年豎立,由葵青民政事務處(民政處)委託承辦商製造及安裝,並負責驗收。民政處職員於今年六月巡查時發現事涉路牌英文譯名有誤。該處已暫時遮蔽路牌的相關部分,並已要求承辦商盡快進行更換路牌工程,有關工程預計於本月內完成。民政處正檢視全段青衣自然徑的路牌,以確保所展示的資料正確,亦正檢視有關程序。」
民政事務總署8月4日回覆

發展至此,這宗新聞也很難再追查下去。市民一個簡單合理的問題,記者也無法代為找到答案,只能向讀者致歉。但我們不明白的是,對政府部門一些合理的提問,要怎樣才能找到答案?小小問題也找不到答案,會不會影響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呢?

7月27日,青衣自然徑的指示牌,串成「Tsing Yi Natuer」。(孔繁栩攝)

李家超曾表明:我們是高度透明,沒有事情希望不傳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年7月2日接受電台訪問,在回應「假新聞」立法時說:「批評的意見我聽得較不批評的多,所以表達是多元。我們是高度透明,沒有甚麼事情希望不傳播是不可能的。

誠如文首所說,記者也搞不懂這到底是一宗小事件還是大新聞,看來只能由讀者和政府高層判斷。

記者在8月2日,重返青衣自然徑視察,發現指示牌的「Natuer」已被貼上膠紙遮蔽。(鄧康翹攝)

政府稱6月揭發 報道7月底刊登後才遮蓋

後記:記者在8月2日,重返青衣自然徑視察,發現指示牌的「Natuer」已被貼上膠紙,把「錯誤」遮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