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過度活躍高材生企跳持刀指母 心理學家:攬抱為子女減壓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近年學童自殺問題備受關注,社會多聚焦討論學童抗逆力及學業壓力。有心理學家透露,曾有13歲男高材生,每年只有兩至三個月時間上學,卻考到全級首10名、成功入讀band1中學,加上家境富裕,他應是不少人眼中「贏在起跑線」的例子,惟男生卻有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不足(ADHD)問題,在校常被同學嘲笑肥胖,在家連想靠近媽媽亦遭她推開。該名男生為求引起母親關注,曾多次企圖跳樓,更曾試過持刀將母親推向牆壁。
該名心理學家提醒,任何指責學童抗逆力不足的說話,或會加重學童壓力及負擔,令他們將自己收起,故提醒家庭支持對子女相當重要,父母應多與子女溝通接觸。

註冊心理學家蔡穎妍(左)及同心.童心Let's walk. Let's talk籌委會主席陳坤毅(右)。

嚴母拒子親近 惡言傷兒心

註冊心理學家兼香港心理健康協會主席蔡穎妍說,該名中一男生的爸爸及胞兄長期不在港,一家人關係疏離,男生心裡想接近媽媽,喜歡被擁著入睡,但曾做老師的媽媽卻採取嚴謹方法教子,不常與他親近,從小以物質及金錢滿足他,加上說話倔強,即使兒子表示出現肚痛、胃痛等可能是壓力大的徵狀時,媽媽不但無表達關心,更說:「抵你啊!肥仲食咁多」,令雙方關係惡劣,兒子除了多次企跳自殺,更試過持刀將母親推向牆。

維多利亞青年商會及大嶼山青年商會今年3至5月以網上問卷訪問約528名成年港人,當中7成人感覺學童健康精神健康較以往惡化,認為學童多以消極方法應對精神壓力;逾6成人相信家庭支持,才是最有效改善學童精神健康的方法。

今年初接連有學生輕生,他們的精神健康備受關注。(資料圖片)

感子女大壓力宜攬抱減壓

蔡穎妍亦認同,家長對子女成長極為重要,強調即使未能改變教育政策,父母可由自己做起,讓子女在愛中成長;提醒父母莫忘希望子女健康成長的初衷,每日應容許子女有半小時自由時間做喜歡的事。 

蔡穎妍又提醒,兒童情緒有壓力不可能無表徵,家長應多注意子女面部表情、情緒變化,有否在互聯網瀏覽死後世界的資料等;若發現子女壓力大,可轉換說話方式、降低要求,陪同做感興趣的事、到喜愛的地方、「攬下、摸下」等身體接觸亦可為子女減壓。

她又說,若子女最熟悉的人是家傭或祖父母,若他們離開,子女易失去精神依靠,建議父母花時與子女建立關係,長期支援子女。

調查:九成半受訪者指政府支援不足

調查發現,逾9成半受訪者認為社會上對預防、識別、介入及學童情緒及壓力問題的資源不足。同心童心Let's walk.Let's talk籌委會主席陳坤毅補充,10分滿分中,受訪者給政府對學童精神健康的行動平均分只有3.47。

蔡穎妍建議,政府可為每名幼稚園至中學生階段的學童,每月提供500元的非學術活動費用,讓學童挑選感興趣的活動減壓;亦可撥資源於學校加插陽光課程,每兩周有機會讓學童以畫畫或小組討論形式,傾談過去兩周的生活及情緒,有助舒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