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史科改革在所必須 對準焦點莫政治掛帥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國教事件不能與中史科「獨立必修」問題作直接類比。一方面,開辦國教科鬧成軒然大波,主因並非公眾反對加強國民教育、認識國家民族,而是有國教科教材被揭有明顯偏頗。對比之下,中史科教材未見這個現象。

。(資料圖片)

立法會於11月16日(周三)就「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議案展開辯論。年輕人固然須學好中史,惟立法會對有關議題的討論失焦,部分建制或泛民議員的發言,予人為表態而表態、甚至上綱上線之感。中史科討論應回歸教育專業,從課時編排、師資培訓等關鍵問題入手,助學子讀好中史科。

近年社會就中史科應否成為初中「必修科」展開討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在議會上提出動議,規定將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並列為必修科目,經新民黨葉劉淑儀提出修正後,有關議案最終獲得通過。讓年輕人學好中史,這是王道。但是立法會就中史科的辯論,未能對症下藥,沒有充分回應師生在教育專業方面的需求。

近年社會上有一種誤解,以為在2000年代初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後,如今初中學生只是零散、片面地學習中史,甚至已經不學中史,才產生中史科應否「必修」的議論。但原來,現時所有中學的初中課程都有教中史,不教中史的學校早已不存在,故現實上不應存在應否「必修」之議。

根據教育局統計的數字,高達89%的中學在初中課程中有開設獨立的中史科;另外只有約11%是以不同形式,例如「歷史及文化科」方式教授中史。但是有部分社會人士以為現今香港年輕人大都不學中史、甚或片面學歷史,導致這一整代年輕人的「家國意識薄弱」,才致出現本土思潮以至港獨傾向。用上述教育局的統計數字對照,這種批評恐怕不能成立。

議員既關心中史科 討論要更專業務實

社會對中史科有這種誤解,一定程度是因為現時社會的政治化氛圍,令中史科問題變成各政治陣營的磨心,甚至變成作政治表態的工具;立法會就中史科應否「必修」的討論過程中,這些現象更是表露無遺。

例如,有建制派議員提出修訂,指中史科既應成為「獨立必修」科目,又應「加強教授經史子集和其他經典文學著作。」但所謂的「經史子集」,基本上囊括中國絕大部分古典;以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例,所涉書籍達70,000多冊,總共約八億多字,如何將之「塞」進初中中史課程?

就算有關修訂,並非要初中學生讀完一整套《四庫全書》才算學好中史,但到底要學生學哪一本經典?「經史子集」包羅萬有,如當中的《樂經》近似現代的音樂科、《禮記》則似是德育科、《本草綱目》則是科學科或生物科,以至其中的佛、道經典則是宗教科。到底有關建議是要中史和其他科目融合,還是「獨立」成科?籠統而矛盾的看法,難免令人有為表態而表態的觀感,或甚至令人感到是否隨意開出藥方,為香港年輕人與內地疏離感日強的社會現象,尋找替罪羊。

同樣,部分泛民議員,有過多不必要的政治猜度;例如有批評中史科若「獨立必修」,恐成「變相版國民教育」。但這種說法,同樣有上綱上線之弊。國教事件不能與中史科「獨立必修」問題作直接類比。一方面,開辦國教科鬧成軒然大波,主因並非公眾反對加強國民教育、認識國家民族,而是有國教科教材被揭有明顯偏頗。對比之下,中史科教材未見這個現象。

另一方面,現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大綱自1997年已沿用至今,早應適時而變,以配合社會環境變遷與學生學習需要。政府將在明年中,就修訂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的具體細節及推行安排進行第二次諮詢。議員既關注中史科改革,應該積極提出具建設性的意見,不要捕風捉影,徒惹「販賣恐懼」的不良觀感。

觀乎有關中史科的問題,實在是怎樣提升課程質量、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以讓學子學習。要達到這個目標,當局必須處理的至少有三大方面。

課時師資不容忽視 諮詢透明免惹民疑

其一,中史科課時不足。中史科目前的首要問題是課時不足。隨着初中課程日益繁重,中史科便被不少學校以至家長視作「閒科」,不斷把中史課課時擠壓。結果,縱使中史科在客觀上已是「必修」甚至「獨立」成科,但由於課時不足,授課難以保持質素。

根據教協去年的調查,逾40%回覆的教師指出,在實際的課堂環境中,以每周5天、每節35分鐘計算,中史科只有不足兩節的教學節數,低於教育局訂立「每周兩節」的標準。在課時不足情况下,教師難以完整地教授整個課程。另一方面,據資深中史教師、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校長指出,現時不少學校以「教學周」(一般為6至10天)而非「5天」定義「每周」,這令中史科課時在這種教學日程下受更大排擠。

因此,若課時不增,就算中史科課程再有趣、再全面,也無從實行。

其二,不少中史教師非專科教師。不少教授中史科的老師,僅由其他科的老師兼教,許多未必是主修歷史出身。須知,歷史教育非單單是資料陳述。中史課除傳授史實外,還須培養學生理解、綜合分析及評論史事的能力。假如教師不是歷史本科出身、或沒有一定史識,是不能輕易做到。

可惜的是,在政府改革諮詢中,局方卻未有重視這點。例如在9月29日的課程諮詢會中,局方僅以「內容的討論不宜過於專門、艱澀」、「兼教現象不獨出現於中史科」及「科主任會提供足夠指導及支援」為由不去深究而迴避問題。要提升中史科教學質素,專科專教的問題不應迴避。

查實,專科專教非不能也,只是政府為與不為。2003年,政府接納「語常會」建議,承諾實踐語文教師「本科化」;現時在中、英文科已嚴格實施「專科專教」。既然重視中史科發展已是社會主流意見,當局應在加強師資培訓,以至教席安排等問題上,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大方向,盡早實現中史專科專教。

其三,諮詢過程要廣泛、透明度高。社會對中史科的討論甚至爭議,相當程度是因當前香港的政治化氛圍,令中史科成為各政治陣營的表態工具。這種走向,不利以教育專業的角度提升中史科,也難以達成培育學生學好歷史的初衷。

就如中史科的課程綱要,應否包含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三年大饑荒等「敏感」內容?或如何教授中港關係的歷史脈絡,以至對歷朝歷代的描述會否只重「治、興」而忽略「亂、衰」,予人中史科「歌功頌德」的誤解?這些內容無疑政治敏感,但是不須迴避。再者,也需要保持敏銳的政治觸覺,得當處理。

具體來說,在明年的第二階段諮詢,當局應該廣納百川,不忌諱政見立場,諮詢包括歷史學者、辦學團體、教師組織以至學生及家長團體,並做到透明公開,免惹課程改革或有偏聽或「閉門造車」之嫌疑。否則,在政府與市民互信明顯不足的當下,將令中史科改革異化成另一個政治火藥庫。

所謂「本土」意識會是空中樓閣,以至枉然走向偏激。(資料圖片)

學好歷史鑑古觀今 莫讓政治化貽誤學子

縱觀全球,不少國家都在其課程內包括學習歷史。就如美國,歷史教育是其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一些州份更透過立法,規定學生學習各州以至國家歷史。學習歷史應當受到重視,皆因讀史有助學生思考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從哪裏來?應該往哪裏去?」年輕人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朝代更替的因由,培養出歷史感,有助了解今天社會面對的種種問題,明白前人的經驗教訓,而懂得不讓未來再走「冤枉路」。

回到香港的視角看歷史教育的重要性。現時的香港社會,特別是年輕世代瀰漫一片「本土」風潮,當中有些思想偏狹甚或傾向於排外。本土氛圍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歷史發展沉澱積累的結果,若不知道其蘊含的歷史意義,所謂「本土」意識會是空中樓閣,以至枉然走向偏激。

例如年輕人談保育歷史建築如皇后碼頭,除了有關建築很古老、獨特,不是很多人了解該建築的歷史淵源和歷史地位,緣何有非保育不可的歷史價值?甚或近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宣誓風波」,若不知歷史,便不能明白「支那」一稱背後挑起的血淚苦難、為何會惹這麼多市民的強烈反感?

正因如此,以今天香港的客觀環境而言,年輕人學好中史實有正面價值。政治人物關心中史科本來是好事,但切莫將中史科問題當成政治表態的平台、政治攻訐的工具,貽誤莘莘學子。應站在專業、以學生利益為本的角度出發,提出建設性意見。當局更應對症下藥,從課時、師資以至諮詢過程等關鍵入手,提升中史科課程,助年輕人鑑古知今,以更紮實根基面對未來。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