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反科網壟斷浪潮 香港能學到什麼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最近,美、歐、中各自以不同方式展開了對大型科網巨企的反壟斷行動。11月中旬,在叫停了螞蟻集團的上市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推出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上周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強調,「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是未來要抓好的重要任務之一,擬針對平台服務壟斷問題對症下藥,確保行業保持公平競爭。這意味着「反壟斷」一詞成為內地經濟政策的關鍵詞,上周,阿里巴巴和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等三間內地公司也因為沒有及時申報收購案,違反《反壟斷法》,各被罰款50萬元人民幣。

中國政府向來積極運用政府力量介入市場,一些偏執的經濟自由主義者可能認為這已司空見慣,甚至嗤之以鼻,斥為「干預市場」。然而,過去這麼長時間,這些頑固的經濟自由主義者口中所謂的「干預市場」,卻有效提升了中國的經濟規模和效率,甚至正在挑戰美國過去一百多年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更為讓他們汗顏的是,近期出手打擊科網企業壟斷的並不只有中國,也包括了歐洲及被視為新自由主義基地的美國。

在歐洲,歐盟早已針對美國等科網巨企展開了一些針對性工作,包括早年提出徵收「數碼稅」及要求將歐盟民眾資料存於歐洲的終端機上。上周二(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又公布了《數碼市場法》與《數碼服務法》立法草案,將在歐洲連續三年年收入超過60億歐元的科技公司定義為「守門人」,強制它們不得使產品在自有平台上排名凌駕於競爭對手、要與競選對手和監管機構分享指定數據等,藉此防止壟斷、確保市場公平競爭。這與中國政府對科技平台數據收集的使用管理可謂異曲同工。

馬雲(中)的阿里巴巴、馬化騰(左)的騰訊、李彥宏(右)的百度作為傳統的IT三巨頭,早已建立了自己的互聯網帝國,媒體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美歐政府齊手干預 科網巨企先後中箭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雖然長時間浸淫在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之中,但對於壟斷問題也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早於十九與二十世紀之交,美國已推出了一系列反壟斷法,實施初時就打擊了標準石油的壟斷;到了千禧年代,又大張旗鼓針對微軟的壟斷。近年,美國政府又再利用反壟斷法調查那些為人熟知的美國本土科網巨企。今年10月中,美國政府入稟控告Google利用與蘋果的合作協議打擊競爭對手,以壟斷網上搜尋業務;本月初,美國政府又再起訴Facebook,指控其以收購WhatsApp和Instagram等方法打壓競爭對手,以壟斷社交媒體業務;至本周初,以德州為首的10個紅色州份又再以反壟斷法入稟控告Google在廣告操作上違反市場競爭。

美、歐齊齊出手打擊科網巨企,證明這不獨是中國的現象。即使是西方的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也有同一共識—放任市場是會產生問題的,而這些問題並非都能依靠市場內部機制自行化解。在原教旨資本主義中,企業為股東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的,而通過收購或任何方法打擊競爭對手,不過是種方便手段而已,本身也是市場合理操作的一部份。壟斷是百分之百的市場行為,也是教條的資本主義信仰所衍生的問題,相信沒有經濟學家能否定這點。

壟斷源於市場,市場卻無法自我矯正。從這些科網巨企近年的發展可看出,壟斷行為不單沒有減少,反而愈做愈大,愈做愈廣,像Google壟斷網頁搜尋功能、Facebook壟斷社交媒體等。美、歐近日對此採取行動,可見它們確信依靠市場是沒有辦法自我修補,必須依靠政府矯正,才能使市場重歸健康。

上周五(12月18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便指出,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但同時要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重點在於法律工具。透過健全數碼規則、完善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提升監管能力等,令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香港並不存在像阿里巴巴或Google這般的科網巨企,乍看之下,這輪「反壟斷浪潮」似乎是事不關己,只須冷眼旁觀。然而,只要深入探究,便不難發現當中有值得香港借鑑的地方。正當連美國這樣信奉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國度,都知道必須依靠政府之力去矯正市場問題,香港上至政府官員、下至一些小商家當中,卻仍有一群信奉市場絕對性的原教旨資本主義信徒,實在堪稱奇景。

香港並不存在像阿里巴巴或Google這般的科網巨企,乍看之下,這輪「反壟斷浪潮」似乎是事不關己,只須冷眼旁觀。(資料圖片)

善用有形無形雙手 大膽規劃全面改革

對很多這類信徒而言,市場是絕對的,他們相信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謂的「無形之手」,認為政府必須收起那隻「有形之手」,避免干預市場運作。對這一部份人而言,政府與市場、「有形」與「無形」似乎勢不兩立。即使市場出現問題,也應該由市場自行解決。是故,凡提到政府要改革香港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時,總會有一些人抱着這種陳舊的理論,高唱市場自由的原則,阻礙政府發揮有為功能。政府高官中有不少自幼便受到這種殖民地時代的經濟理論所影響,認為香港成功全賴這些近乎不作為的「小政府、大市場」政策,並主動配合,製造出政府不干預的政策文化。然而,這種認識論阻礙了社會進行必要的經濟改革,正在扼殺香港的經濟活力。

正如中、美科網巨企正通過市場模式進行壟斷,使市場扭曲成對它們有利的狀態,香港的市場也存在着類似的扭曲。長久以來,房地產發展商主導了政府土地和建屋政策,一邊以市場原則為理由勸阻政府不要動他們的「肥肉」,例如百般阻撓通過空置稅;另一邊又以囤地等方法鞏固樓市供不應求的表象,再加上全球貨幣供應因金融海嘯暴增的外部因素,致使本地房地產市場與一般市民購買力脫節。香港金融資本市場表面看似發達,然而,如果有大量市民生活於貧苦之下,蝸居於劏房之中,這種表象必然就是假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量低下階層面對失業問題,已經將繁華的表象打破,儼然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正是因為政治經濟的精英們相信市場能自行解決這些問題,香港才蹉跎了多年的光陰,從來沒有出現改變。

香港亟須推動全面的改革,而改革又需要為政者與精英改變既有的認知和想法。全球反科網壟斷的浪潮正好成為一個警示港人的契機。顯而易見,香港當下的社會與經濟問題並非市場自己所能解決。正如限制壟斷是為了讓市場回復競爭一樣,「有形之手」並非一定是「無形之手」的對立面,兩者要適時互補。香港以往過分強調市場「無形之手」的絕對性,致使政府不敢伸出「有形之手」。改革的第一步就得從心態改變做起,要放下政府伸出「有形之手」便是錯誤的假設,大膽地做好政策規劃,勇於矯正市場被扭曲的情況。如果不是這樣,政府的存在又有什麼價值?一個有為的政府必須善用好這兩隻「手」,香港的改革才能發生,改變才會出現。

敬請留意12月21日出版的第24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