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政治操弄難以持久 務實治理方得民心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5月中開始,一直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爆發了新冠疫情社區感染,連續十多天每天新增數百宗確診病例。首先是「雙北」—台北市與新北市,繼而是全台發出第三級防疫警戒,並進入封鎖狀態。過去台灣曾創下連續八個月本土零確診的佳績,因此不少人對於台灣爆發疫情感到非常意外,然而,正如不少西方媒體所言,台灣對於防控疫情過度自滿,《紐約時報》一言以蔽之,「這一天遲早會來。」

台灣民進黨政府一直掛在嘴邊的口號「超前部署」,在這波疫情之下淪為一紙空話。過去一年多,台灣的防控能力非但沒有任何進步,在檢測、收治、疫苗各方面原來均無「部署」可言。疫情既已發生,此刻執政者應該想辦法亡羊補牢,但不幸的是,蔡英文政府面對疫情爆發,仍然把精力花費於文過飾非,拒絕科學方法,甚至將責任推卸予大陸,將政治私利高掛於人民利益之上,絲毫沒有反省自身的治理缺失。試問這種政府算得上對2,000萬台灣選民負責任嗎?

在台灣近期的抗疫風波裏,其中一項最惹爭議的做法是用「校正回歸」概念統計確診人數。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校正回歸」並非瞞報確診數字,只是將先前未完成的檢測個案依呈交日期補回數據。即使這種解釋合理,但也反映了台灣的檢測能力嚴重不足。過去一年多,當局一直拒絕對民眾進行普檢,早有輿論質疑是「沒有檢測便沒有確診」。這種說法也許過於陰謀論,但疫情使台灣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無所遁形,突顯當局並沒有未雨綢繆,而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了一年半,各地經驗早就證明,要打好抗疫戰,檢測與隔離都是分秒必爭之事,滯後的檢測能力只會成為防疫漏洞。

隨着本土病例數飆升,台灣衞福部為防止單日病例數過高,開始大玩「校正回歸」。(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寧吃萊豬不打大陸疫苗 諉過對岸不能幫助台灣

另一邊廂,確診病例急升令台灣的醫療體系承受巨大壓力,媒體紛紛引述前線醫護指醫療體系已面臨崩潰,急症室大排長龍,不少被檢出陽性的病人被迫在騎樓或馬路旁搭建的帳篷裏吸氧氣、等床位。當局雖極力否認醫院「爆煲」,但也不得不承認情況「不太好」。令人費解的是,去年3月大陸疫情高峰期間,台灣島內已有人建議當局在必要時參考大陸做法興建「方艙醫院」,其時陳時中信誓旦旦宣稱台灣有多達兩萬張隔離病床,不用參考「他國」方式。

事實上,無論是普檢還是方艙醫院,都被台灣綠營操弄為抬高自己、貶損大陸的政治話語,陳時中數月前便曾聲言,台灣檢測費用遠高於對岸,是「因為準啊」。如今台灣真正受疫情所害,這些政治人物也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只能繼續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去掩飾自己操弄民眾仇中、抗中情緒換取政治利益的行為。然而,謊言終有穿崩之時,更諷刺的是,就在蔡英文高調呼籲民眾抵禦網絡假資訊之時,綠營人物卻被揭發「反串親中」、自導自演了針對大陸的「認知作戰」。

蔡英文政府至今仍然不願意放下政治掛帥的心態。台灣的疫苗接種率低下,至5月初只有約十萬人接種了疫苗,不足總人口的1%。過往台灣身為「防疫模範生」之時,一些綠營人物高喊「疫苗不急」,為屢屢落空的籌措疫苗期票辯解,如今民眾驚覺疫苗短缺使台灣無險可守,興師問罪,當局卻試圖再將問題推卸予大陸,憑空指控北京阻止台灣購買德國BioNTech(復必泰)疫苗,漠視輿論早就揭發蔡英文政府為了維持自身的政治正確,企圖強行繞過該疫苗在大中華地區代理商上海復星,才是導致交易破局的原因。蔡英文日前繼續指控大陸阻礙台灣獲得疫苗,有網民揶揄美國多次向台軍售,大陸都無法阻止,何以只有疫苗能成功阻止?

面對「疫苗之亂」,台灣民間有聲音促請當局購買大陸疫苗。即使已有大陸疫苗通過世衞的緊急使用批准,也在全球多地獲得認可,但民進黨當局仍繼續對其污名化,對於對岸提出向台灣贈送疫苗,陳時中輕蔑地回答:「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對於上海復星願意向台灣提供BioNTech疫苗,綠營人物捏詞那是香港人不打且快過期的次貨。如此種種不問科學的偏見,實在令人咋舌。更荒唐的是,民進黨政府今年初才大力推動引入被公認為有健康副作用的美國「萊豬」豬肉(即含「瘦肉精」豬肉),宣稱這是為了台灣人民利益,但此時台灣人民急需疫苗,當局卻多方推搪,是否真的是「寧吃西方毒藥,也不打大陸疫苗」?

蔡英文政府至今仍然不願意放下政治掛帥的心態。(中央社)

大內宣難掩飾治理失當 蔡英文政府民意再插水

一場疫情不單戳穿了台灣的「防疫神話」,更赤裸裸地揭露了台灣執政者治理失當,將政治凌駕民眾利益的問題。即使民進黨與綠營不斷進行「大內宣」,都難掩失治的結果。台灣民眾對這種欠缺事實基礎的政治宣傳並不買賬,台灣民意基金會於5月17至20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聲望值只得45.7%,創下21個月來新低; 52.8%受訪者人認為台灣爆發疫情是人禍, 19.1%認為既是天災又是人禍。TVBS民調中心在5月11至14日進行的民調也顯示,蔡英文的支持率由剛就職連任時的61%一直跌至41%。

蔡英文政府第一屆任期支持度曾跌至谷底,只是借2019年香港反修例示威煽動仇中情緒,藉由販賣「芒果乾」(「亡國感」之諧音)和以民主對抗大陸來為自己塑造神話。可是,一個政府在政治操弄過後無法交出令人滿意的政績,結果只會被打回原型,跌下神枱。疫情只是台灣失治的一角,近來台灣出現了一系列亂象,蔡英文政府都難辭其咎。

近月有關台灣的壞消息可謂接踵而來,首先是局部地區水塘乾涸,不單影響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威脅到上至高端晶片製造,下至農業生產等台灣經濟支柱;其次,5月13至17日的短短五日間,台灣興達發電廠兩度出現停電事故,全台出現無預警停電限電。這些問題顯然都不是單純的天災。水量供應不穩並非一時三刻,而是積存已久,蔡英文政府於2017年曾推出增加水利建築計劃企圖修補,惟當下的旱情反映政策未能有效改善問題。兩次停電的表面原因是機組故障,但故障是長期沒有替代機組的後果,而沒有替代機組又反映電力供應非常緊張。蔡英文早年反對核電,大呼「用愛發電」,執政後又曾保證全台不缺電,此時缺電實在難以自圓其說,「用愛發電」的標語更遭台灣網民多番調侃。

論及蔡英文政府其他實際政績,能為人稱善的也寥寥無幾。上述TVBS的調查就反映,蔡英文政府主要推動的12項重大政策,僅有三項政策的滿意度高於不滿意度,其餘項目,諸如經濟發展及政策溝通、年金改革、前瞻建設計劃推動、南向政策、司法改革、改善空氣污染等,不滿意的人皆比滿意的人要多。而諸如引入美國「萊豬」與強關中天電視台等政策,更引起民意的強烈反彈。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今日(30日)早上出現排隊打阿斯利康疫苗的人龍。(《聯合報》)

香港的民主派中有不少人一直視台灣為中國民主的希望,對蔡英文政府寄以厚望,當下台灣的亂象,對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個重要的教訓。不論是否所謂的西方民主社會也好,依靠操弄政治意識形態和立場而賺得的民意支持並不能長久,執政者要持久贏得民意的支持,關鍵仍在於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民主派過去一直以政治意識形態去爭取支持,將香港大部份問題都推卸到陸港政治矛盾上,雖然能贏得一時掌聲,但這條販賣「抗中」的政治路無法持久。

去年《港區國安法》頒下,中央徹底壓縮在香港操弄政治意識形態的空間,「港獨」、「自決」、甚至挑動陸港矛盾,都可能受到法律制裁,那麼民主派還剩什麼?民主派經常推搪自己無法執政、談何治理。但論政亦是參政之一環,民主派如果只懂將精力放在不切實際的意識形態之爭,而不提出能腳踏實地執行之政策,那終究是前路坎坷。

對香港的執政者與建制派而言,台灣的亂象也充滿警示。蔡英文與民進黨雖然全面執政、大權在握,但如果不重視治理,也只是白白消耗自己的政治資本,而若治理不彰導致民不聊生,民眾必然會興起問罪之師。撇開意識形態,治理本身就是每個政府對社會承擔的首要責任,不論是所謂的「民主」或是「專制」政府也好,民眾最終還是會以他們能切身感受到的生活作評價。近年西方幾個大型民調反映中共在內地的民意支持度高達九成,說明內地民眾大部份對中共執政感到滿意,而細究其原因,不外乎民眾感受到自身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環境改善。這不也說明了一個政府能否得民心,究其本末在於治理是否有效的簡單道理嗎?因此,執政者如果不把握好權力,致力於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終亂局仍是難以平息。

敬請留意2021年5月31日出版的第26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