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香港仔】湮滅的文化 花艇黑布藏妓女 倉底石喻黃金 

撰文:邵沛琳 蔡正邦 賴雯心
出版:更新:

香港由漁港「起家」養活多輩人,漁船更盛載漁民夢想,懷着堅韌啟航。城市急速掘起,漁民亦善用科技航海,昔日的漁民習俗及傳統智慧,逐漸被被淡忘,包括特別發音的上水話、夜夜笙歌的歌堂船、嫖客尋歡的花艇等。昔日的漁民聚居地被消失,填海後建成學校、體育館及住宅等。而曾居香港仔的黎氏兄弟,花十年編寫的新書《從前有個香港仔》,將獨特的避風塘歷史、方言及文化整合,讓新一代認識香港仔文化。

現時避風塘內仍有數輛「粉仔艇」,漁民在船上賣叉燒及燒味粉麵,再將即叫即整的粉麵送到僱客手上。( 賴雯心攝)
+9

19世紀本港已有漁民定居

根據《從前有個香港仔》一書介紹,由於19世紀時香港仍未多人定居,只是得少數漁民棲息。至英佔之前,不少的內地漁民在香港仔一帶聚居,加上長長的海岸線及附近有礦場,該處形成一個相對富裕的漁村,吸引更多漁民定居。據歷史資料顯示,1938年全港有77,451名漁民、1,632艘大型漁船、794艘捕魚小艇等漁船。

香港四大漁村:赤柱、大潭、香港仔、筲箕灣

早年漁業是香港主要的第一產業,於1841年石排灣漁村人口約200人,至1911年有約8,900人。至1940年代每月魚類出口總值為100萬港元,當中五分之四是鹹魚的交易,銷售點遍佈全球。六十年代為漁業黃金期,當時本港四大漁村為赤柱、大潭、香港仔及水井灣(即今筲箕灣)。

 

年輕人有更多就業機會,漁業漸被新一代遺忘(賴雯心攝)

尋花問柳「花艇」及「粉仔艇」賣粉麵

過去,避風塘的小社區有各類型的小艇,包括販賣各類型物品的販仔艇、鮮艇、收魚船、曬家艇;賣食水予船家的水艇、接載市民上岸的「送人艇」、讓嫖客尋花問柳的「花艇」姑娘藏在黑布後、提供酒宴服務的「歌堂船」等。現時避風塘僅餘數輛「粉仔艇」,漁民在船上賣燒味粉麵,將即叫即整的粉麵送到僱客手上。

「倉底石」等於黃金放船倉底

不少漁民習俗已被淡忘,新一化的漁民善用科技,準確地知悉航海情況。過去漁民都沒有接受正規教育,普遍由長輩教授觀天看海,更有漁民可以依靠耳朵,以偵測魚群位置。而水上人語亦快將失傳,例如:埋街、開新、起錨等。如「艙底石」意指,由於早年沒有銀行,漁民會將財產購買黃金,將再黃金放在船倉底。

年輕漁民上岸工作  「涌尾」被填海消失

桃花依舊物是人非,隨本港金融業掘起,年輕人有更多就業機會,漁業漸被新一代遺忘,並出現斷層。六十年代本港工業開始蓬勃,當時需要大量勞工,因此不少漁民及其後代到「岸上」找工作,放棄傳統的捕魚工業。

而香港仔「涌尾」更已在地圖消失,該處本來有一條小溪,該處曾是艇棚、住家艇及寮屋的集中地,而漁民的聚居地起點,為現時的香港仔工業學校。其後「涌尾」因發展而填海,變成今日的香港仔警署、香港仔網球場一帶位置。而新書《從前有個香港仔》追溯香港仔文化及經濟演變,將避風塘歷史重現讀者眼前。

《從前有個香港仔》新書簡介:
作者 : 黎志邦
出版社 : 香港人出版
定價 : HK$188
香港人出版亦將於7月3日至7月31日期間,在誠品生活尖沙咀店舉行《從前有個香港仔》展覽,並於7月15日下午5時至6時舉行新書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