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奪命車禍】巴士車頭防撞力弱 維修技工:部份零防撞零保護

撰文:朱雅霜
出版:更新:

周一(4日)發生城巴與貨車相撞造成兩名司機死亡。事件中,貨車因壞車停泊西九龍公路近西隧口,司機打開尾板待援,一小時後城巴駛至,收掣不及猛撼貨車,城巴車頭被「劏開」、嚴重損毀,車長被捲貨車底,當場死亡。城巴工會關注事件,並指自2017年起,因發生多宗城巴嚴重事故,多次向運輸署反映城巴車頭防撞問題,要求加強防撞力以保障車長安全,「有事我哋食晒」,署方均回應指合符歐洲標準。資深巴士維修人員直指,巴士主要由纖維及鋁組成,司機位置「零防撞」。

城巴駕駛座椅及車長捲貨車車底。(蔡正邦攝)

城巴車頭遭貨車尾板「劏開」 車長與駕駛座捲車底

涉事貨車因壞車停泊在西九龍公路近西隧口左二線,司機打開尾板待援,其間城巴駛至收掣不收衝向貨車,尾板直插城巴,將城巴車頭「劏開」,玻璃大銀幕爆裂碎開,車長及駕駛座飛出城巴直捲貨車車底,車長當場死亡。

工會:巴士防撞力弱 遇事故車長首當其衝

城巴職工會理事長許漢傑關注事件,並指工會多次向運輸署提出提升巴士防撞力,但未獲正視。他指出,巴士車頭防撞能力「好低」,工會工程部理事曾看過巴士車架,反映司機位置安全設備單薄,「得個泵把」,發生車禍時,但其他車輛如私家車,車頭與司機位置有三、四呎長,「我哋(車長)就直撞」,過往發生多次巴士車禍,車長不時受傷最為嚴重,「好多時都係我哋食晒!」

工會:促運輸署提升巴士防撞力 多年未獲跟進

他指出,過往多次向運輸署反映,尤其2017年城巴長沙灣道3死車禍後尤其關注,要求促進提高巴士車頭防撞力,但署方未有進行應對工作,署方及公司回應巴士符合歐洲標準。是次意外後,工會將與運輸署及公司商討,檢討現時的標準是否足夠保障車長安全,駕駛座、安全帶及車頭防撞是否能夠提升。

城巴車頭嚴重損毀。(蔡正邦攝)

意外中的巴士車型為亞歷山大丹尼士 E500 12.8 米雙層巴士,車齡為兩年多,最近於 2 月 11 日通過檢驗。

巴士技工:組件主要為纖維及鋁 沒有防撞組件

資深巴工維修人員陳智輝表示,巴士沒有防撞組件,低地台設計,車陣位置低、在泵把後,泵把以上均為纖維,「玻璃纖維同玻璃纖維囉」。舊款巴士由於不銹鋼水箱在車頭,變相有一定防撞能力,現時水箱已改在車尾。因為現時大部份巴士設計為了減輕重量以減少耗油,外殼及車架主要是纖維,內部為鋁,「都係纖維套纖維,冇話金屬頂住,大力一踼就凹」,E500是其中之一。

四方通可降巴士「劏開」機會 猛撞可能夾住車長

他指出,部份巴士有四方通,是次意外中的城巴亦有四方通,四方通垂直在司機位前、車陣至錶板中間位置,用作固定組件,約7、8厘米厚,可起減低巴士被「劏開」作用,意外中或能保護車長雙腿,但猛撞亦可能夾住車長,若連四方通亦沒有,是「零保護」。另外巴士沒有安全氣袋,因為意外中彈出氣袋可能更危險,夾死司機。

據他所知,車廠設計生產後,會進行歐洲測試,巴士引入前或有改動,座位要在本港進行拉力測試,確保符合要求,提供運輸署審批才能投入服務。

+1

過往發生不少嚴重巴士事故。2018年2月,一輛九巴由馬場開往大埔中心,在大埔公路大埔滘段近大埔尾村翻側,釀成19死63傷;2017年9月,一輛城巴行駛深水埗長沙灣道時,剷上行人路,車頂被簷篷劏開,上層一名女乘客及兩名男途人死亡;2017年1月,一輛城巴於鯉魚門道失控翻側,造成一名女乘客死亡,多人受傷。;2013年6月,一輛新巴於香港仔石排灣道,巴士猛撼前方重型貨車,55歲車長被夾在軚盤及座位之間,重傷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