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拘139名傀儡戶口持有人洗黑錢 騙款$1.31億 婦人被呃$3300萬
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聯同不同警區於3月27日至4月10日進行代號「火痕」的反黑錢行動。行動中,警方共拘捕100男39女,涉嫌干犯「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等罪,年齡介乎19至73歲,涉款超過1.31億元,其中最大宗騙案為一名中年本地、報稱做生意的女子,她一共分40次轉帳至傀儡戶口,一共被騙取3300萬元。
西九龍總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王婉欣指,警方於2025年頭3個月,已經截獲了1742宗的詐騙案,比起去年同期的1,547宗,多出了12%。王提到,行動中139名被捕人分別報稱家庭傭工、侍應、裝修工人等。而案件類型分別為投資、電話騙案、網上購物、網上求職和網上情緣;個別案件的損失金額由1300元至3300萬元不等。
深水埗警區情報組督察陳靜怡指,行動中深水埗警區一共拘捕26名傀儡戶口持有人,當中主要為網上騙案,包括網上購物、情騙及刷單。騙徒利用電子支付,指示及誘使市民轉帳巨額金錢,得手後就逃之夭夭。
警方呼籲,市民當使用網上銀行時,應時刻保持警覺,如果一間公司提供的收款帳號是個人戶口而非公司戶口、甚至要求轉帳到多個不同戶口時應提高警覺。
同時,警方留意到有騙徒在社交平台上假冒知名旅行社,又或是演唱會主辦機構開設的專頁,並以廣告形式發佈貼文、訛稱有特惠的酒店及機票,例如買一送一商務艙機票,又或者有演唱會門票發售等等,從而吸引市民連擊廣告貼文。及後,騙徒會以通訊軟件與受害人進行聯絡,誘使受害人轉帳至假冒該旅行社又或者演唱會主辦機構的銀行帳戶,藉此騙取金錢。
警方呼籲,市民購買旅遊產品又或者演唱會門票時,應經官方途徑購買;進行網上轉帳時,要小心核對商戶的名稱和帳號,以免受騙。
九龍城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龍偉權提到,九龍城警區是比較多學生居住的警區,而警方留意到區內有不少的大學生都誤墮入假冒官員的騙案。騙徒經常會利用電話自稱是執法人員,聲稱市民牽涉罪案,令人產生恐懼,繼而要求交出個人銀行戶口資料或轉帳金錢以作洗脫嫌疑。
警方提醒,當遇到上述情況應保持冷靜,並立刻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作查詢。警方重申,執法人員絕對不會要求市民交出個人銀行戶口資料或轉帳金錢以證清白。
另外,傀儡戶口一直以來都是詐騙份子用來清洗黑錢的有效方法。警方留意到很多傀儡戶口持有人當初都是被詐騙份子透過傳銷電話或社交平台,以「搵快錢」為誘因吸引他們出售或借出戶口。
他提醒市民,一旦交出個人銀行戶口資料供被不法分子作不法行為,即使你並非該戶口的實際操控人,亦同樣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因此警方再次呼籲市民切勿租、借或賣戶口,避免因為一時之快賺幾千元的快錢,最終換來的是洗黑錢的罪名,以及數個月至數年的監禁刑期。
警方除了拘捕傀儡戶口持有人,西九龍總區過去一年都有就傀儡戶口被捕人向法庭申請加重刑罰,以加強阻嚇力。例如九龍城警區最早前亦有一宗洗黑錢罪,在今年3月25日在區域法院進行判刑,相關的傀儡戶口一共處理大約13萬款項。經過徵詢法律意見後,警方對傀儡戶口持有人起訴一宗洗黑錢的罪。
經過法庭定罪後,警方再向法庭申請加重刑罰,最後法庭加重被告總共25%的刑罰,而被告最終被判處監禁22個月。
警方重申,洗黑錢罪屬嚴重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任何人如果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財產是犯罪得益而仍然處理該財產,就已經干犯洗黑錢罪,一經定罪,最高刑罰是監禁14年及罰款500萬元,大家切勿以身試法。
警方呼籲市民下載警方「防騙視伏器」,以識別可疑來電及網站,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如果遇到懷疑的騙案,市民可致電18222,及向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