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奪命 | 遇騙長者特徵多獨居或兩老住 心理學家:親友忌責怪

撰文:陳傲淇
出版:更新:

近年針對長者的騙案頻生,老人家蒙受金錢損失之餘,情緒受困或會鬱鬱不歡,甚至產生輕生念頭。上周一(11日)屯門一名90歲婆婆受騙損失$40萬棺材本後,疑不堪打擊在寓所服藥自殺,延至今日(18日)不治。有心理學家及社工分析長者心態,為何他們經常成為騙徒下手目標,並建議受害者的家人應多加體諒,切記不要責怪。否則長者將難以釋懷,陷入自責中。
資深社工更指出遇騙長者有一大特徵,就是多數為獨居長者或兩老一同居住,少與子女及親友聯絡,即使遇上騙徒亦未能即時求證真確,終誤墮騙局。

相關報道:屯門九旬婦墮電騙失$40萬仰藥自殺 留醫一周不治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指,老人家容易受騙,皆因騙徒利用老人家聽覺欠佳的弱點,當接到騙徒電話時,往往聽不清楚電話內容,便會詢問「是否某某?」,騙徒便會順理成章假扮成對方的家人。騙徒其後便會唬嚇長者,兒孫在外出了意外,利用其關心兒孫的心態。長者在情急緊張下,救人心切,難以理性分析事情,便會不加思索向騙徒付上血汗錢。

若長者不幸受騙,家人應如何應對?葉妙妍認為,事情已發生便不要責怪老人家,應體諒長者只是出於關心家人,才會蒙騙,應安慰長者「錢財身外物,最重要我們沒事」,令長者盡快釋懷,再循循善誘若遇到下次情況,應先聯絡家人求證。

區議員兼社工接獲大量求助 受害人大多為獨居長者

荃灣區議會主席兼資深社工陳琬琛最近也接獲不少長者街坊求助,見盡林林總總的騙案手法。包括發釣魚訊息,指長者收到沒有訂購的郵包,要求付費。或有騙徒上門,推銷電視機頂盒服務,哄騙若不購買有關服務,便不能觀看電視。而目前最常見的為「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假扮為對方的親朋戚友,牽涉刑事犯法被拘捕,需要保釋金。

他提醒,遇騙長者的家人切記不要責怪老人家,例如訓斥「咁辛苦搵錢,你又畀人呃晒」或質疑「點解你咁都信?」,長者蒙受金錢損失之餘,原本已鬱鬱不悶,若受到家人指責便會更加自責,自覺「無用」,更加影響受害人的情緒。久而久之,長者不再願意、不敢向家人分享自己想法,害怕被家人嘲笑。

陳琬琛指,大部分遇騙長者有同一特徵,多數為獨居長者,或兩老一同居住,少與子女或其他親友聯絡,即使遇上騙徒亦未能即時求證真確,「無人可以畀佢哋問」,終誤墮騙局。

反詐騙協調中心網址按此
警方『防騙易』諮詢熱線18222

求助網站和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明愛向晴熱線﹕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