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鄉村】鏡頭下的中國少數民族節慶:凝聚力令文化綿延不絕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香港知名攝影師李秀恒耗時數年,踏遍中國大江南北多個少數民族地區,從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青海,到蒙古族聚集的吉林、內蒙,再到東南沿海島嶼,用鏡頭定格16個豐富多彩的大型民族節慶活動,例如藏族的雪頓節、蒙古族的「冬捕」和黎族的「三月三」等。
李秀恒說,在這過程中他漸漸發現,中國的少數民族無論身處何方,每到民族傳統的大時大節,都會想方設法返鄉與家人共度節慶,這種凝聚力或許就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綿延數千年而不衰的根源。

7月15日,李秀恒(圖)在中環舉行新書《節慶》發布會。(何安攝)
+1

藏族僧人「辯經」:許多喇嘛在吵架?

逢藏曆6月15日至7月30日,藏族會舉行雪頓節(又稱曬佛節),李秀恒親身參與其中了解到,藏語中「雪」有乳酪之意,而「頓」則表示宴會,因此雪頓節在字面上可理解為「大家聚在一起吃乳酪」。為慶祝雪頓節,藏族人民會三五成群地在樹蔭下鋪上地氈,共同慶祝節日。

此外,每年雪頓節時,拉薩「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會在寺外山坡掛上一幅被視為聖物的大型唐卡佛像,吸引大批信眾專程趕來朝聖。

一年一度的儀式過後,僧人們齊坐誦經,並舉行激烈的「辯經」活動,這種特有的理解佛法教典的方式,由於肢體動作豐富,加上語調高、語速快,時常使圍觀遊客產生「許多喇嘛在吵架」的錯覺。

不過辯經其實大有學問,答辯者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現自己口才和學識,除機智回應外,還要試圖駁倒對方,若應對得體,就會引起圍觀喇嘛的喝彩;若詞不達意或義理不通,即遭滿堂大笑。

「冬捕」體現古代蒙古族智慧

李秀恒到達吉林的查干湖時是冬天,正值當地蒙古族「冬捕」的時節,據說這是世上唯一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最原始捕魚方式,漁民們在厚厚的冰面鑿出許多圓孔,以便將漁網固定在冰底。收網時需要用馬牽引絞盤,靠強大的拉力將漁網的導繩收上岸。

由於環境溫度極低,被捕撈上岸的魚會被自動雪藏,便於保鮮和運輸。李秀恒說,查干湖的冬捕可追溯到遼金時代,這種捕魚方式體現出古代蒙古族的智慧。2017年,查干湖冬捕時曾單網捕出26萬公斤的鮮魚,創下健力士世界紀錄。

不過他亦坦言,在查干湖的拍攝過程遇到的酸甜苦辣,身在香港很難體會到,例如很難想像冰雪之地的人們如何生活,吉林零下30度,攝影師的相機、電池、手機都無法使用,所以之前花了很大工夫去保護裝備。

黎族「火把舞」背後有洋蔥

鏡頭轉往海南,黎族著名的火把舞甚為壯觀,相傳古時遭遇旱災,一名黎族青年偶遇一隻百靈鳥,其後百靈鳥變身為少女,並答應幫助青年解救旱災。豈料百靈鳥之舉惹怒惡神,青年在百靈鳥的幫助下擊敗惡神後,亦化鳥飛去。從此黎族在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慶典祝福兩人,除了舉起火把跳舞,還將婚禮選擇這一天,漸漸成為黎族獨有的情人節。

作為海南的主要少數民族,黎族和苗族在「三月三」還會共同舉行民歌對唱比賽、孩童之間考驗協作力的運動會等活動。

而在台灣,每年7、8月水稻收穫後,原住民阿美族各部落即會自行選定時間舉行「豐年祭」,祭典持續約3至7天,族人慶祝豐收、與祖先和神靈溝通,重要性相當於漢族的農曆年。

一直被半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不論傳統祭奠或語言文化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卻參與着阿美族的豐年祭等活動。及至1980年,噶瑪蘭族原住民展開尋根正名運動,經過長期努力,2002年終於獲當局認定為台灣原住民的第十一族,但舉辦豐年祭的傳統就保留至今,並將噶瑪蘭族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