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6】《金都》獲奈派克獎:塑造港片大陸人新形象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金馬影展與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work for Promotion of Asia Cinema)合作的「奈派克(NETPAC)獎」於日前頒發,由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項的香港導演黃綺琳,獲「亞洲最強新導演」殊榮。

《金都》導演黃綺琳(右)從知名導演李安(左)手中接過奈派克獎。(Facebook@金馬影展TGHFF)

奈派克(NETPAC)獎是由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為促進亞洲電影的復興與發展,在全球超過30個影展合作所設立的獎項。金馬影展自2007年起增設此獎,本屆奈派克獎入選影片包括《判決之後》、《別有墓地》、《床的噬界》、《狂徒》、《金都》、《菠蘿蜜》、《漫畫少女愛啟蒙》、《噤聲漫步》、《擺渡之歌》、《靈界迴路》。

今(2019)年由資深影評人何思穎(香港)、李富楠(新加坡)、詹正德(台)三位評審,選出香港導演黃綺琳的《金都》為本屆奈派克獎得主。評審讚賞影片中深刻描繪了婚姻制度如何影響現代女性和現代人的生活,不僅觸及社會層面,也呈現了地區問題。

《金都》裏,男主角Edward的一舉一動吸引着觀眾的目光,是整部電影的一大亮點。由於Edward這個角色當初設計時,就是一位行為表現會比較誇張的人,因此選用舞台劇演員也剛好符合Edward的角色個性。黃綺琳受訪時表示,當時選定由朱栢康來演Edward這個角色時,很多前輩建議她:「這個演員沒看過、很冒險,愛情片應該找一個帥氣的男演員。」但她覺得,這部是個寫實的生活愛情片,男主角不需要找太帥的來演。黃綺琳根據長久的觀察,覺得香港男生的特質很「小朋友」。

會找鄧麗欣飾演女主角阿芳,是因為港片女主角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由大陸女演員擔綱,導致目前香港女演員有了斷層,30多歲的女演員並不多。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黃綺琳表示鄧和自己一樣都是1980年後出生,同樣都是出身小資家庭的香港在地人,詮釋阿芳這個角色也有說服力,鄧在電影裏的表現相當有層次感且非常自然。

《金都》一改港片中大陸人的形象

至於片中的大陸人形象為何與過去港片中刻板塑造的大陸人形象不同,而有更豐富立體的面貌,黃綺琳表示這是過去在香港浸會大學唸書時,所接觸到的大陸同學的縮影。「他們真的充滿理想且目標非常大,還懂很多一般香港人不知道的理論,因此把這些我個人的感受加到楊樹偉這個角色身上。」而劇中的楊樹偉最後選擇留在福州,也是多數黃綺琳周遭的大陸同學、朋友的選擇,「他們都在香港居留證與中國身分證之間來回擺盪」,不過多數最後仍選擇繼續留在大陸發展。

《金都》不僅給予觀眾相當平易近人的男女主角,也跳脱以往港片,帶給民眾很不一樣的大陸人形象。(台北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不少民眾好奇,片中出現福建省福州的景色與公安,黃綺琳究竟是如何克服困難申請到福州拍攝的呢?黃坦承由於非中港合拍的劇組在申請大陸的拍攝許可證上有非常大的難度,就算以外國名義申請也有重重的限制,加上經費不多預算有限,因此劇中所有與福州相關的場景都是在香港的沙頭角搭景拍攝完成。

「雖然電影要求風格寫實,不過片中的福州風景並不是真的,現在的福州很發達與香港一樣有許多高樓大廈,但是不這樣拍,不太像香港人眼中的福州」。

會選擇女性婚姻的題材,除了從小到大的生活在金都商場附近這個理由之外外,也與黃綺琳個人的經歷也有關係。黃回憶,快30歲時,因為與男友交往、同居多年,被男友母親瘋狂催婚,令她對婚姻產生疑問,而這部電影也是想要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黃綺琳回答,整部電影的真正重點不在於要不要結婚,而是女性找不找得到適合與自己相處的人。電影結尾並沒有讓阿芳做出「選擇」,黃表示電影劇本在完成時不被看好,因為沒有讓女主角選擇,這在電影專業角度來說這個劇本並不完整,不能不告訴觀眾女主角的選擇「但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到另外一個結尾,所以電影的結局依然是這個樣子。」

至於未來是否有與中國大陸合資拍更大型劇情片的計劃?黃綺琳表示,像《金都》這樣的規模就好,目前正構思以香港人移民到日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