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歷經三度毀滅性打擊 中國海軍的艱難重生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於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三亞軍港正式入列的消息,振奮了國人。這不光象徵中國從此進入雙航母維護國家主權的時代,同時當天也是131年前清朝「北洋海軍」正式成軍的日子,因此更讓人感慨。撫今追昔,對照中國近代以來國貧兵弱、飽受外患的苦難歷史,中國海軍曾先後遭逢三度毀滅性打擊,每次幾乎都是從零開始蹣跚重建,因此當下中國海軍能臻此壯盛的景況,實深為中國人民激動與珍惜。

北洋水師致遠艦軍官合影,第二排左四為管帶鄧世昌,其身側外籍人士為北洋水師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網絡圖片)

第一次打擊正是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在黃海海戰、威海衛保衛戰之後,清廷費心經營多載的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提督丁汝昌(1836─1895年)服毒自殺,殘存的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等軍艦全遭日軍擄走成了戰利品,日本僅留下一艘被拆除武裝的康濟號練習艦,供投降的清朝官兵帶着丁汝昌等人的靈柩離去。

當清廷得知大敗之後,尚未想出繼續同日本奮戰的方法,竟急忙怪罪「海軍誤國」,並諭令宣告「目前各事未齊,衙門暫無待辦要件,擬請將當差人員及應用款項暫行停撤,以節經費」,將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直接裁撤,餘下軍官不是遭革職就是被查辦,令北洋海軍成為統治者認定的戰敗禍首,建制消失。

直到1896年,清廷才尋思該重新培養海軍人才以及添購新艦,閩浙總督邊寶泉(?─1898年)也上疏請求重整船政局,並辛酸地對比中日差異:「日本現在執政大臣,多與我第一屆出洋學生同堂肄業,豈中國學生資質盡出人下哉?」遺憾的是,雖然中國學生的才智並不輸人,但被沉重賠款壓得喘不過氣的清廷,已無多餘資金和心力重建海軍。

北洋水師鎮遠艦被日軍俘獲後,編入日本海軍,還曾參加日俄戰爭,1911年從日本海軍退役後被解體。(網絡圖片)

雖然到了1907年,清廷設置海軍處、1910年又升格為海軍部,打算恢復海軍榮光,但庚子賠款的負擔使清朝有心無力。學者馬幼垣曾估算過,自189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間,清廷僅外購軍艦39艘,排水量計34,728噸;自制艦艇24艘,排水量共10,564噸。反觀從中國榨取鉅額賠款的日本,利用橫財先後建立「六六艦隊」與「八八艦隊」,光是其中一艘富士號戰艦,排水量就超過12000噸。這種壓倒性的對比,實充滿近代中國的血淚與屈辱。

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海軍部滿懷希望地提出《置艦計劃》,並以日本為指標:「最下亦須求與最近最強之鄰國相埒,方能並列於強國之間」。參謀本部也呈報《民國三年至十年第一次造艦計劃案並理由書》,計劃在1920年前,建成一支包含戰鬥巡洋艦、偵查艦、魚雷驅逐艦、潛艦等各式新鋭軍艦162艘、排水量共計百餘萬噸的雄壯艦隊,但貧弱的現實依舊殘酷地擊垮這份理想。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前,北洋政府才新增了寥寥17艘艦船,而且幾乎都是200多噸的淺水炮艇而已。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也曾試圖重振海軍。圖為清政府從英國購買的海圻號巡洋艦。該艦一直在中國海軍服役到1937年,最終於抗日戰爭期間自沉長江江陰以阻斷航道防止日本軍艦沿江西進。(網絡圖片)

隨後國民政府雖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但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即使制定過15年內造艦60萬噸的草案,但終因財政困窘無力執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海軍部認為「吾國海軍欲求其與日本在海上作戰,至少須有其海軍之七成」;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國民政府參謀本部與海軍部在無力達此目標後,只能哀慼地判斷「欲使敵艦不致深入腹地,隨意登陸,除以陸軍防禦,空軍轟炸外,殊有賴於水中防禦。水中防禦物計有水雷、強纜、浮筏、鏈鎖、防網、沉船等,而以有線水雷及機雷為主」,徹底放棄以海軍抗衡日本的構想。

畢竟,當時日本已有285艘在役戰艦,總排水量高達驚人的115.3萬噸,中國海軍才只有共計6.8萬噸的118艘艦艇,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國民政府從日本購買的寧海號巡洋艦。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日軍航空兵重創寧海號,使其在長江邊坐沉。1938年日軍成功打撈起寧海號,修復後編入日軍。最終該艦被美軍潛艇擊沉。(網絡圖片)

因此,就在差距如此龐大的劣勢下,弱小的中國海軍迎來第二次毀滅性打擊—抗日戰爭。為保存實力和拖延日軍推進,國府只能下令將艦艇全集中於長江掃敵,將制海權拱手讓出;接着將多艘艦艇與民船自沉於上海董家渡、江陰水道與山東青島,再配合水雷封鎖,希望可以阻擋日軍溯長江而上。

在這種慘烈的戰術下,中國海軍幾乎全數葬送,無艦可戰的海軍官兵銜命組成佈雷游擊隊,負責在敵後進行遊擊戰與佈置水雷。雖然游擊隊炸燬日軍135艘大小艦艇、造成5千餘名日軍傷亡的戰果,但對整體戰局沒有決定性幫助。不過,這仍充分彰顯中國海軍以小抵大的壯烈意志。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雖得到抽籤分配日本艦艇作為戰利品的權利,一時之間多了好幾艘驅逐艦壯大軍容。但由於缺乏維修資源,加上這批戰利艦的武器多已被拆卸,無法形成有效戰力。接着國共內戰登場,這致使衰頹已久的海軍再度遭逢第三次毀滅性打擊:不是遭擊沉,就是因認同的陣營不同而分裂。

抗日戰爭期間,遭擊沉的中國平海號巡洋艦又被日軍打撈起來納為己用。(互動百科)

最後,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4月23日在江蘇泰州成立首支海軍部隊時,僅擁有自國民黨政府俘獲、投誠、與遺棄的大小艦艇共183艘,排水量43268噸,且不少都因性能落後與缺乏零件而不堪戰鬥,其餘海軍都隨着國民黨退往台灣澎湖各島去。

這使得中共建政初期的海軍比清末戰力還不如,多場奪島登陸戰役都僅能徵集民船或落後的舢舨運載士兵。1950年,解放軍首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1903─1989年)還得租用漁船才能巡視劉公島,足見當時中國海軍到了何等窘迫的境地。

1949年11月8日,解放軍組建了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第二艦大隊,但只有小型艦船。(網絡圖片)

所幸,隨着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經濟實力,中國海軍終於逐漸迎來現代化的曙光,一艘艘新式艦艇被網民戲稱「下餃子」般的不斷開工、服役。對比一百多年來的長期積弱,如今的中國海軍已毋須退往內河避戰自沉,反而能昂首邁向深洋大海。且最要緊的是,對於曾飽受歐美列強侵略的中國來說,打造強兵只是為了自衛、避免民族悲劇重演。至於那種依恃堅船利炮的帝國主義,中國不想再次經歷、也不願施加在其他國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