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博物館展出藏古文書:一窺清代社會下的「原漢交流」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台灣納入清廷版圖後,朝廷是如何管理台灣島上的漢人與原住民?而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交流與衝突又是怎樣的呢?
為了讓民眾知道清代原漢民族之間的互動,台灣「國立台灣博物館」(簡稱台博館)近期舉辦 「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台博館藏清代古文書解碼」特展。該展以台博館藏清代台灣兩大地方文書:《岸裏大社文書》與《恒春縣行札》(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兩批珍貴的歷史文獻為中心,讓大眾明白清代台灣社會的原漢關係。

台博館舉行「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台博館藏清代古文書解碼」特展,台博館館長洪世佑(右四)、立委黃國書(右三)與多位原住民文化研究者皆到場出席特展開幕典禮。(林君穎╱多維新聞)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致詞表示,如何打破族群界線而對台灣內陸沿山與山區社會(學者將台灣原住民分為「內陸沿山」與「內山」兩大類別),進行地域或區域結構的剖析,為近年來台灣的歷史學、地理學、社會科學等領域較為關注的研究方向。通過多元族群的接觸與互動之概念,逐漸扭轉過去台灣傳統歷史發展的主流「漢族拓墾觀」,也因此對這段歷史有更全面的認識。並特別感謝策展期間多位原住民耆老、原住民文化研究者參與設計,更提供寶貴的意見。洪世佑特別提到,未來台博館若有機會再展出原住民相關展覽,都將以原住民為主體的視角規劃。

台博館自1908年建館至今,典藏台灣原住民相關文物已歷百餘年,藏品年代久遠且類別多元,為館藏原住民文物的重要特色。對於呈現近代原住民與漢族社會的接觸互動之歷史而言,台博館有相當豐富的館藏,且藏品彼此互有關聯,因此向來甚獲重視。

特展展出文物包括古文書、地圖、社會生活器物、漢人與原住民文物共93件,以族群接觸與互動的歷史線索與文化結晶為素材,進行文書、圖像與文物的詮釋。展覽主要探尋18至19世紀分布於台灣內陸沿山的平埔族群、內山原住民與漢族,在接觸區域的生活面貌,即「邊區社會」,探討身處其間的原住民文化與社會的對應演變。此展更綜合運用清代各項歷史文獻、文物、圖像、輿圖與社會生活等相關器物,兼納清代官方與民間社會的紀錄,向大眾介紹18至19世紀台灣邊區社會底下的多族群社會概觀。

原住民的生活器物呈現了與漢族接觸互動的影響,也反映了山區原住民應對社會環境改變的文化重組策略;原漢接觸的歷史文物,如界碑、功碑、餉票等,則證明了邊區原漢社會關係歷史性變遷所產生的新族群互動形式。台博館館藏文物的整合展示,呈現清代邊區社會的發展,傳遞博物館文物之推廣對深耕台灣文化歷史的重要意義,也彰顯重要文化資產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教育意涵。「從前,有的地方叫邊區-台博館藏清代古文書解碼」特展,即日起至2020年10月4日為止,在台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歡迎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