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相夫教子的「全職太太」 是家庭主婦還是獨立女性?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內地電視劇《三十而已》最近在兩岸三地都受到熱烈討論,女演員童瑤在劇中飾演一位「全職太太」顧佳。與不少觀眾傳統觀念中的「黃面婆」型家庭主婦不同,顧佳這個角色是一個擁有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的都市「女強人」。她雖然沒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但既能幫老公維護公司內外關係,又能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在育兒和夫妻關係的處理上都堪稱典範。
這樣一位形象獨立、性格完美的女性登場後,隨即引發網民討論「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實際上,全職媽媽、家庭主婦、全職太太應如何定義和區分?大眾又如何理解女性的獨立?

童瑤飾演的顧佳,每次在自我介紹時都會大方宣稱:「我是一個全職太太。」(影片截圖/騰訊視頻)

網民激辯「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

全職太太在家要擔任管家、保姆、幼師、心理諮詢師、理財師、廚師、清潔工、採購員等多種職業角色,似乎並不比職業女性輕鬆。微博上有表態支持全職太太稱得上是獨立女性的網民留言稱,「應該算是獨立了,畢竟在家練了一手家務活」、「全職太太不獨立誰獨立?養娃,溜娃,教育,各種課程安排,家庭裝修,水電物業,小電器維修,購房購車,還要會理財,還要購物打扮,健身鍛煉,全職太太的時間管理絕對強,這還不獨立?」

其他人則指出,所謂的「獨立女性」,應該側重於衡量人格的獨立性,跟是不是全職太太並不矛盾,「精神獨立才配說獨立,全身心圍著他人轉,都談不上獨立」。

而反對者認為,經濟來源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經濟不獨立何以談人格獨立?」「經濟靠別人,就算思想再怎麼獨立,行動還能獨立到哪去?」還有人的觀點是:「非要讓別人認同你是獨立女性為甚麼呢,難不成是在婚姻裏沒有得到認同麼?」

劇中闊太們的標配都是Hermès,站在最左邊的顧佳(童瑤飾),只好遮住自己的CHANEL,但隨即發現,在po出來的相中,自己竟然被cut走。(影片截圖/騰訊視頻)
+1

如何區分全職媽媽、家庭主婦、全職太太?

同時也有不少觀眾和網民指出,顧佳其實只是一位「偽全職太太」?因為她不僅要照顧家人起居生活,還會參與丈夫公司的事務,幫忙出謀劃策,「顧佳分明是一個在公司沒有工位、沒有辦公室的職業女性,哪裏算甚麼『全職太太』?」因此有人認為,在「顧佳是不是獨立女性」和「全職太太是不是獨立女性」之間,也許還隔了一個「顧佳能不能代表全職太太」的問題。

+5

關於全職太太、家庭主婦以及全職媽媽這些不同稱謂的界定和區別,中華女子學院的副教授李潔日前接受內媒《澎湃新聞》訪問時給出了解答。按照她的理解,《三十而已》劇中的全職太太顧佳,其貴族化生活加入了大眾對消費主義的想像,但其實顧佳這樣的全職太太是遠離大部分女性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女性回歸家庭是因為生養孩子的原因。對這種這部分女性來說的話,家庭主婦叫做「全職媽媽」這個稱謂是更準確更客觀的一個描述。

「家庭主婦好像就有點貶義的歷史詞彙了,有點依附於另一半的意思了。」李潔說,「家庭主婦這個概念就是跟丈夫拿工資收入聯繫在一起的。其實在農村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家庭主婦,農婦還是要從事農業經濟生產的,經濟收入也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核算的。家庭主婦這個概念,應當說是存在於一定工業化水平的鄉鎮基礎之上,家庭有成員有持續工資收入的基礎上出現的角色分化。」

民國時期,「太太」不僅僅是一種稱謂,還是一個社會當中的特殊階層,還具有文化內涵。太太是上流社會當中對妻子的專用稱謂,她們時常是達官貴人,或者新興的資產階級。(電影《色戒》劇照/豆瓣網)

美國密歇根大學婦女學和歷史學教授王政也指出,「全職太太」以及「全職」這些詞都是近現代社會中才出現。在民國初年出現了太太群體,標誌的是一個階級身份。那時候一些受過教育的女子的選擇不是去謀一份職業,而是嫁一個有錢的丈夫在家裏做太太。與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妻子不同,這些太太也學習西方用丈夫的姓來冠名,而下層已婚婦女不會被稱為「李太太」「張太太」。

而家庭主婦這個詞則是在城市化、工業化以後出現。工業化形成了女工群體,現代女子學校教育的出現形成了一批受過教育的女子,她們開始在家庭外面尋求體面的職業,有一份報酬,這個群體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被稱為職業婦女。有了在家外的「職業婦女」,才對照產生了留在家內的「家庭婦女」一詞。

太太這個詞到了1949年以後就不用了,太太這個群體被歸入「家庭婦女」這個大範疇裏。凡是城市裏沒有職業的成年婦女,無論是家庭中的妻女母,無論社會地位,都叫家庭婦女。
美國密歇根大學婦女學和歷史學教授王政
許多全職太太願意放棄事業回歸家庭的原因,是因為相信「錯過孩子的『黃金陪伴期』就是一輩子的遺憾」。但一旦面臨離婚,全職太太們很可能難以迅速建立新生活,因為她們在社會、職場技能、人脈等諸多方面遠落後於丈夫。(《三十而已》劇照/影片截圖)

誰來認可「無償勞動」的全職主婦?

值得注意是,婦女在家庭中的勞動在歷史上一直是無償的。不少人認為,許多全職太太的真實處境是,因為「喪偶式育兒」被迫回歸家庭,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讓丈夫有時間和精力在社會中工作。而她們自己的勞動價值,卻得不到社會制度的認可與保障,也無法被量化。

據了解,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專家都試圖去量化。比如內地財經作家吳曉波曾撰文提到,通過粗略計算,一名中國的家庭主婦每日工作時長達到了10個小時以上,超過了8小時工作制的上班族。而比照國外家庭主婦的情況和國內勞工市場價格,一名中國全職太太每年創造的勞動價值,大約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

美國密歇根大學婦女學和歷史學教授王政認為,對任何人來說,必須要有經濟上的獨立,才能獲得相應的選擇自由。(《三十而已》劇照/影片截圖)

談及全職主婦或者全職媽媽的價值,李潔表示,全職媽媽首先應當得到家人的尊重和經濟上對她們勞動貢獻的認可。進一步而言,全職媽媽其實也在社區也承擔了重要的紐帶力量,她們在鄰裏關係、社區參與和相互支持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而言,全職媽媽也是對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再生產做出了貢獻,因此也應當得到社會的承認。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有選擇自由嗎?王政認為,對任何人來說,必須要有經濟上的獨立,才能獲得相應的選擇自由。女性則要往長遠考慮,「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問自己,除了丈夫孩子,我在人生中還對甚麼東西感興趣,做甚麼事情能讓我覺得我這個人生是有意義的,是能讓我心情舒暢有滿足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