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夾縫中求革新:日據台灣水墨與廟宇彩繪的生路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在台灣的台南地區,存在眾多大小宮廟,民間信仰相當興盛。日前台南市美術館舉辦「向眾神致敬」藝術特展,將民眾熟悉的官將首、八家將之臉譜與宮廟表演帶進美術館展間,讓民眾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傳統宗教藝術。
其實,廟宇本身就是個相當華麗的藝術品:在石雕、木雕、剪黏與彩繪的搭配下,每間廟宇展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不過,以水墨畫為基礎的傳統中國建築彩繪,在過去曾受到日本與西方美術技法的衝擊、發生變化。台灣第一代廟宇彩繪師潘春源(1891-1972年),在精進傳統中國水墨技法外,也融合了西洋技法,在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與廟宇彩繪上大放異彩。

台灣廟宇建築藝術風格承襲自福建閩南地區,除了用大量石雕、木雕、剪黏與彩繪裝飾外,其用色都相當鮮豔又華麗。圖為台南五帝廟。(Facebook@謝奇峰)

廟宇彩繪的歷史,可追溯至先秦時代的建築彩繪,當時人們已通過將建築外觀上色,好區分天子或是諸侯居住的房屋。除了裝飾與區別身份地位,彩繪還有保護建築木料的功能。《左傳》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作為祭祀活動中心的廟宇,更是人們信仰的所在。主要分布在門、窗、橫樑與牆壁上的廟宇彩繪,主題多是傳統忠孝節義等民間故事,乃統治者期望通過圖像向民眾進行倡導與教化。此外,亦涵蓋了人物故事畫、花鳥走獸與山水畫等風格。而清代台灣廟宇的風格,主要依賴來自漳州、泉州的工匠進行繪製。

日據時期對台灣水墨畫的影響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殖民統治台灣,台島不僅社會政治、經濟發生巨變,文化藝術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衝擊。日本總督府在台主要推行西洋畫與東洋畫(日本畫),而傳承自清代的中國傳統繪畫風格並不被殖民當局重視。

1902年,總督府以「培養學童的觀察力與美感」為要旨,先後在國語學校(即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為在台漢人能夠就讀的最高學府之一,今分別為台北市立大學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公學校(招收台灣漢人兒童為主)加開手工與圖畫課程,前者的教學內容有:竹編、剪紙、木材工藝,後者則包括培養製圖繪製的幾何畫、訓練觀察力的寫生畫,與西方透視、構圖的臨畫。到了1907年,手工與圖畫教育被正式列入公學校的課程教育中,成為授課科目。

日本殖民時期建立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網絡圖片)

接受日本教育的台灣學童從小在西洋畫技法、日本東洋畫的薰陶下,對於繪畫觀念的理解自然與上一輩不同。由於他們偏愛景物寫實的畫作,待這批學童長大後,對於清代以來的傳統水墨畫多認為需要革新、改變。尤其是1927年總督府舉辦首屆台展,徵件模式僅分東洋與西洋兩種類型,並無中國傳統書畫,可知日本殖民當局對其之態度。

日人除了看重繪畫技法外,還喜好突出台灣地域風景、鄉土藝術與南國風情之畫作,因此以中國大陸山水為題的水墨畫全數落選,於是第一年台展,只有被後世稱為「台展三少年」的台灣新生代畫家:陳進(1907-1998年)、郭雪湖(1908-2008年)與林玉山(1907-2004年)以帶有東洋畫風格的作品入選。而台灣的水墨畫家,在殖民當局主導的風氣下,有的嘗試融合西洋技法、展現新畫風;也有人仍堅持畫傳統水墨畫者,以寺廟彩繪作為展現手藝的舞台。更有結合兩者,不僅在官辦台展上嶄露頭角,也留下精美的廟宇彩繪,曾多次入選台展的廟宇彩繪師潘春源,正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台灣畫家潘春源。(維基)

既是廟宇彩繪師又入選台展的潘春源

出生於台南的潘春源,被後世稱為「台灣第一代本土傳統畫師」,為台灣日據時期最有名的廟宇工匠之一。1909年,18歲的潘春源開設了裱畫店,還兼賣宗教畫與繪製祖先肖像,但生意起伏大,好的時候能月入40圓(相當於公學校教師的薪水),差的時候還必須兼賣雜貨才能維生。為了改善生活,加上官辦美展能讓入選作品的藝術家名氣從此不脛而走,都促使潘春源積極參選台展。

1928年第二屆台展時,潘春源以作品《牧場所見》入選,該畫作如實地畫出乳牛的身軀,且完全合乎解剖學,把牛身上的花紋、肌肉紋理等都非常細緻地描繪出來。直到今日,不少藝術家仍佩服他以膠彩就能畫出如此細膩的作品。由於潘春源有許多畫作未能保存至今日,因此學者現在只能從入選圖錄上的黑白照片研判,他應是以炭精畫(流行於1896年上海,以英國炭精粉為原料,使用毛筆、紙卷、藥棉、橡皮等工具,把肖像攝影、西洋畫與傳統中國人物畫寫真地揉合在一起)結合水墨與膠彩畫繪製而成。

圖為潘春源入選第四屆台展作品《琴笙雅韻》,畫面中兩位女性的穿著、房間的傢俱擺飾,或是地上的花磚,都是仰賴線條的裝飾,讓畫面豐富,具有版畫特徵。(《潘春源婦女》)

旗開得勝後,潘春源接着連續五年(1929-1933年)分別以六幅畫作入選台展,作品也都符合總督府的要求,作品寫實、具有寫生技巧,展現台灣地方特色,不過畫作技法仍有着傳統中國繪畫特色,如入選第四屆台展的作品《琴笙雅韻》,就參考了融合西方繪畫觀念的清末版畫畫家吳有如(1840-1893年),在空間處理上則類似傳統水墨手法,運用各個不同造型的物品陳設營造出空間感。

由於台展為當時最受矚目的藝術發表與展示平台,參展作品必須要符合殖民政府的要求否則不予入選,因此藝術家必定會受到種種限制。在這樣的參展規則下,台灣畫家自然不可能完全擺脱日本殖民主義的影響。從潘春源的入選作品,就能看出為了入選、迎合日人偏愛的繪畫風格,所做出的調整。而潘春源展現融合西洋、東洋與水墨畫的驚人畫技,不僅聲名大噪,對廟宇彩繪生意大有幫助,也為他贏得「台灣第一代本土傳統畫師」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