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東渡的熱門IP 日本「三國熱」如何興起?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開頭,同時也點出了中國人對於歷史的認識:統一與分裂不斷的循環往復。然而,從黃巾之亂(184年)至晉滅吳(280年)僅96年,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僅是「插曲」,何以「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周瑜打黃蓋」、「火燒赤壁」、「七擒七縱」、「揮淚斬馬謖」、「空城計」等三國典故、成語、歇後語膾炙人口?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近年對於開發與「三國」相關的動漫遊戲,或製作以「三國」為主題的影視作品樂此不疲,又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古典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插畫—煮酒論英雄。 (1591年金陵萬卷樓刊本)

14世紀日本《太平記》記載三國故事

有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美譽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依據《三國志》與元代《三國志平話》所撰,現存最早的刊本,乃是明嘉靖元年(1522)序刊本(嘉靖本),此後《三國演義》東傳至日本,才有了後來的發展。不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哲俊指出,於日本南北朝後期(約中國明初時期)成書的《太平記》,全書已存在15處的三國故事,其中最重要的是劉備「三顧茅廬」與孔明之死:

昔異國有三人,吳之孫權,蜀之劉備,魏之曹操,三分中國四百州,其志皆一統中國。……蜀之智臣聞此,知其賢能,奏曰:『召之,授以高爵,可任政治世也。』劉備以重幣厚禮召之,孔明竟辭不就,只喜澗飲巖棲,閒度日月。劉備三顧草菴,曰:『朕以不肖之身,求天下太平。皆非一人之安身恣欲,只為拯道於途炭,救民於溝壑。若公出良佐之才,輔朕心之所願,天下安定,何必空待百年。夫枕石漱泉,樂於幽棲,乃為一人之身也。治國利民以致大化,乃萬人之為也。』此言心誠理明,孔明無言辭拒,遂為蜀之丞相。劉備敬重孔明,喜曰:『朕有孔明,如魚有水。』劉備授公侯之位,其名曰武侯。天下之人懼臥龍之威,感其德皆來朝貢。
《太平記》

此處和《三國演義》中劉備請孔明出山的敘述非常相似。另在敘述孔明之死時,《太平記》與《晉書.宣帝紀》基本一致,但犯了史實錯誤:

魏之曹操憂之,將軍司馬仲達統兵七十萬,征討蜀之劉備。劉備聞之,命孔明統兵三十萬,拒敵於魏蜀邊界之五丈原。
《太平記》

魏蜀雙方對峙在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五丈原鎮),時間在公元234年(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四月,但曹操與劉備已先後於公元220年、223年亡故,距離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間至少已相差14年以上,所以兩國君主為魏明帝曹叡與蜀漢後主劉禪才對。

+3

東傳日本的《三國演義》與日本在地化

日本慶長九年(1604年,中國明萬曆三十二年),為日本江戶時代初期,時年22歲的儒學家林羅山(1583—1657年)所讀書目中出現了《三國志演義》一書;1616年,江戶幕府的締造者德川家康逝世,在他的遺言中,就交代了必須把存放在駿府(今靜岡縣)文庫的書籍轉移至水戶藩、尾張藩,其中就包括了《三國演義》,證明嘉靖年間的刻本已東傳日本。不過,當時一般日本民眾為娛樂而閲讀書籍的情況仍很少見,故僅僅只在大名、武士階層和知識份子的小圈子中流傳。

直到日本元祿二年至五年(1689—1692年,中國清康熙年間),京都天龍寺僧侶義轍、月堂共同使用筆名「湖南文山」,陸續出版了《三國志》的日文譯本—《通俗三國志》,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中島惠指出,隨着江戶時代政治社會長期保持和平穩定,百姓的經濟實力隨之提高,歌舞伎和落語(單口相聲)等書籍作為新的娛樂方式誕生,當人們對《源氏物語》的優雅的貴族戀愛、身穿鎧甲的武士之間的戰鬥已經看膩,《三國演義》中玩弄權術且狡詐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英雄角色,深深吸引了讀者的目光,加上日本民眾將對鎌倉時代初期的悲劇英雄源義經(1159—1189年)之同情心理,轉移到了三國中最弱小的劉備、蜀漢身上。

+19

天保年間(1836—1841年,中國清道光年間)著名畫家葛氏北齋的門人─葛飾戴鬥(近藤文雄)的繪製75冊《絵本通俗三國志》出版,更加強了三國故事的普及化。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講師趙瑩認為,《三國演義》中描寫的宏大戰爭場面和鬥智鬥勇的複雜謀略,是日本不曾有過的,對當時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包括婦孺在內的普通百姓,也都能通過栩栩如生的圖畫,了解三國的人物與故事。不過,為了迎合日本讀者喜好,三國人物越來越接近日本百姓熟悉的模樣,便進行了「日本化」,因此在葛飾戴斗的《繪本通俗三國志》裏,熟悉的三國人物與中國文臣武將模樣相去甚遠,其長相、服裝多被改造成了日本武士的面貌。

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網絡圖片)

20世紀日本的「三國熱」

若說到近現代日本的三國文化傳播發展,吉川英治(1892—1962年)創作的《三國志》則是完全繞不開的一環。吉川在少年時代讀到久保天隨的《演義三國志》後手不釋卷,甚至在深夜熬夜閲讀直到被父親訓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吉川作為東京日日新聞(今每日新聞)特派員,隨侵華日軍輾轉至天津、北京採訪,後又隨溯長江而上的華中派遣軍至漢口、華南等地旅行,親身經歷、觀察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在參考羅貫中《三國志演義》與湖南文山《通俗三國志》後,吉川獲得日本本土《中外商業新報》(今日本經濟新聞)等五家報社與《台灣日日新報》六社聯盟共同支付稿費,開始連載長達950回的《三國志》(1939年8月25日至1943年1月17日)。

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亦被改編為動畫。(網絡圖片)

已故台灣文學家黃得時(1909—1999年)回憶:「當時因中日戰爭正在進行中,無論台灣人或日本人都很喜歡通過中國的歷史小說來了解中國人的國民性,但是中國的書籍因為都是用漢文寫的,不容易了解,現在既然有用日文連載的《三國志》,所以都爭着閲讀。」

到了戰後,從1956年至1986年30年間,在日本出版的《三國演義》全譯本就有6種、摘譯本4種、少兒讀本9種,總計達19種。此外,還有新編本、改寫本、連環畫本等形式的《三國演義》近30種。以學界來說,1962年至1987年,日本針對《三國演義》的介紹入門、索引辭典、人物評傳,以及應用研究等四大類書籍就有57種之多。光是著名畫家橫山光輝(1934—2004年)的漫畫(1971—1987年連載,全60回),即使分為14開(45冊)、32開本(60冊),印刷數量就逾8,000萬部以上。1991年至1992年,東京電視台以橫山光輝《三國志》漫畫為基礎改編的動畫—《橫山光輝 三國志》(全47話)播出,繼續受到觀眾喜愛,而後日本光榮公司藉此開發出《三國志》(1985年起)、《真.三國無雙》(2000年起)、《三國志戰記》(2002年)等系列遊戲,至今歷久不衰。

日本光榮《三國志》系列遊戲↓↓↓

+2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甘懷真認為,日本歷史上存在「祭祀王」(天皇)與「戰爭王」(幕府大將軍)的二元體制,而在公元2世紀末的中國也出現類似情況,即漢帝為「祭祀王」(有名無實的漢獻帝)、丞相為「戰爭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政治結構與日本相似。

其次,日本民眾普遍接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宗旨的《三國演義》,正好是日本戰國時代結束、德川幕府統一日本之後,《三國演義》群雄割據結束、迎來大一統的歷史敘事,加上三國英傑與戰國時代大名、武士皆演繹出了眾多傳奇故事,很容易直覺地劃上等號。《三國演義》恰好迎合了日本的時代氛圍,以及民眾對於中國歷史文化典故的好奇,故三國故事即使東傳,也能在日本發揚光大。